2006/03/08

設計理念與客戶需求孰重?

晚上十點半,我拎了個餐盒,一路走到東海路思義教堂前,選了個位子坐下。

一邊看著橘黃夜燈下的教堂一面吃著晚餐,腦海裡卻想起了前一陣子與好友斯斯的對話。

斯斯是美研所的學生,也是國中教師。忘了我們是在聊著什麼,或許是談到我們這一輩的教師可能都領不到退休金,所以要為退休後的生活做好規畫之類的吧?斯斯她提到要在教師工作之外,發展設計師的副業。她是一個很有計畫、又有行動能力的人,她談了很多設計的理念,對設計一竅不通的我也祇有洗耳恭聽的份。順著這個話題,我們提到設計師這項服務業的客戶需求問題。

她說:『頂級設計師都是不太與客戶做太多溝通的。因為設計需要堅持自己的理念,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物品,客戶祇能接受。如果客戶不欣賞設計師的設計理念,那當初就不應該請這位設計師做設計。如果設計師不斷迎合客戶的需求,那麼就無法走出個人的風格。……』

嗯,這與我的客戶導向想法有相當大的差異。我認為個人的理念可以放在一邊,客戶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設計理念可以表現在其他方面,但不宜與客戶的需求相衝突。所以我舉了兩個例子與她再討論。

我舉的第一個例子就是國際建築大師貝聿銘在國內的唯一作品:東海路思義教堂 (下圖取自東海大學網站)。路思義教堂

無可否認,路思義教堂是一個十分成功的建築物,對於所有的東海畢業生而言,它都是一個精神上的地標。對於非東海人而言,它的獨特造型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每一本介紹台中風景的書籍,必定將路思義教堂做為重要景點加以介紹,它的美引領許多人碰觸國際大師的設計風格。

但是,那是對於旁人而言。當你遠遠的觀看著路思義教堂,它的美無可置疑。祇是,如果有機會走入它的內部,你會很訝異的發現,那是一個對使用者而言極端不便的使用空間。內部狹隘、低矮的邊牆在頭頂造成極度的壓迫感。許多進入教堂中聆聽音樂會的東海同學對於教堂的內部設計都有一種幻滅的感覺。

是的,路思義教堂很美,它也彰顯出貝聿銘先生的設計理念,但是,對於真正使用它的人而言,那是一座失敗的設計作品。貝聿銘個人的設計理念帶給一代代的使用者許多的不便。

第二個例子是漢寶德先生。

漢寶德先生是東海建築系的創系元老,並擔任第一任東海建築系系主任。他在建築上的貢獻,有人是這麼說的:『對於國內的許多建築師而言,漢寶德是近乎神的存在。』東海的建築系館、V 大樓 (現已拆除) 與台南藝術學院都是出自漢寶德之手。而且,建築師的背景讓他的文章揉合了科學家的理性與藝術家的感性,我極愛讀他的文字。但他擔任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時,也不時傳出一些反對他的聲音。

為什麼呢?也是他的設計理念與『人的需求』不合。

漢寶德先生認為建築是一項作品,是美的展現,庸俗之物不可附之於其上。因此,當他擔任科博館館長時,整個科博館是找不到廁所指標的。許多第一次到科博館的參觀者,在諾大的展場中繞了又繞,找不到洗手間解除急迫的需求。對於科博館這項不便民的措施,反對的聲音自然不小。漢寶德先生離開科博館後,科博館馬上從善如流,在各個角落設置了廁所引導指標。

貝聿銘與漢寶德都是國際大師,也都堅持他們的設計理念,但是他們的理念卻與使用者的需求大不相符。我問斯斯,即使這樣妳也要繼續堅持自己的理念嗎?斯斯笑笑:『看來還是得與使用者溝通、考慮使用者的需求。』

在那次的對話之後,我自己對這個話題繼續做延伸,我發現在教育的領域中也不斷的出現理念與需求的爭議,祇是,這次的消費者 -- 學生,他們更不受到課程設計師的重視,更無法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比方這一陣子熱鬧騰騰的高中課本古文與白話文比例之爭,學生的需求就不在考慮之列。

我完全相信多讀古文可以讓文筆更加優美,更加達意。上回在老貓的文章中讀到王夫之論漢高祖的一段文字:『天子而斤斤然以積聚貽子孫,則貧必在國;士大夫斤斤然以積聚貽子孫,則敗必在家。』不免感嘆經過歷史粹鍊的文字果然精采。然而,讓文章更加優美、更加達意是否就造成了必須將課本中古文比例提高的原因呢?如果增加古文的比例,給予學生的感覺是更有壓迫性,而使學生更加厭惡國文這一科,那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就別提要使學生的文章優美流暢了。

我也相信白話文在課本中的必要性,藉由課本,讓學生接觸近代作家及其作品,這是國文課的一項重要工作。祇是,又來了,要不要加增白話文的比例不應該祇是某位人士的個人理念,消費者的需求是否也一併考慮進去了呢?如果沒有,一個外表看來亮麗的設計就可能造成使用者的無盡痛苦。

教育是一個很特別的行業,除了在上位者的理念之爭影響了學習者,個別的教師個人的理念也不斷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以我自己教的生物這一科而言,嘿,我會認為教學生這麼多零散的生物知識對學生又有何用?生物這科最重要的不過就是演化一項,讓學生瞭解現今的生物『為什麼』會是目前的模樣。科學不就是要探求『為什麼』嗎?因此教導演化學這一部份即可。這是我個人的理念。

但是另一位教師可能想法又有極大的不同。他可能會認為讓學生瞭解各式各樣的生物可以讓他們欣賞萬物之美,每一種零散的知識代表了不同種生物的生活模式,代表了他們求生存的意志,可以讓學生學習尊重這些生物。

於是,不同的理念表現在教學上,影響學生的程度亦有所不同。但這都僅是教師個人的理念,並依據個人理念呈現出不同的教學模式,個別學習者的需求並未獲得深度的考量。

於是,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我不斷的提醒自己,我所認為對學生好的,僅是我個人的設計理念 (或猜想),未必符應學生的需求。

那學生的需求又是什麼?兩年後的需求顯然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學校,但是十年後呢?二十年後呢?當我太著眼於近期的需求,是不是將他未來的需求都忽略掉了呢?另外,學生甲與學生乙的需求應有所不同,我怎麼去調變呢?

於是,越想越心虛,越想越心慌,卻不知通往解答的道路在哪裡?

Technorati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