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0

圍牆內外 -- 參訪全人中學 (二)

2007.01.03 全人中學的八位同學與一位老師到本校訪問。

主辦人是就讀全人高三的陳同學。她在全人看到許多學校學生到全人參觀,但參觀後就沒了下文,使她一直無法瞭解外界是如何看待全人中學。所以她帶著幾位對體制內學校感到好奇的同學一起來本校參觀。

我們原本安排全人的同學先參觀慧君的教學,讓參訪的同學先感受一下不一樣的授課方式。找慧君的原因,一來是慧君上課真的很棒,雖然是新任教師,但是對教材的掌握、教師的專業,以及授課內容具創意性,都讓學生對她崇拜有佳。其實不僅是學生,旁聽過幾堂課的我,對慧君也是崇拜的不得了。

找慧君示範教學的第二個原因是,她是教務處的支援教師,就坐在教務處內,跑都跑不掉。好康的都沒份 (為了避嫌),壞事第一個想到她。

在參觀慧君的授課後,安排參訪同學觀看潤玲指導廣電社與剪輯社學生採編的影片:『向上國中 39 週年校慶專輯』,以及之前參訪全人中學時拍攝的影片。最後兩校的學生進行座談。

這是原本的計畫。

安排參觀慧君的授課原意是希望讓全人的同學瞭解,體制內學校的教學其實不盡然就是無聊的。但很遺憾,全人的同學對參觀上課無興趣,他們希望能直接與向上的學生直接面對面座談,所以取消了參觀慧君授課的行程安排。不過,潤玲還是請他們先看完兩部影片再座談,否則對本校一點概念都沒有,不知從何談起。

祇不過,這場座談會還是很失敗。

全人同學的事前準備並不充份;相對的,因為之前邀請過崇建到校對同學演講,在演講前安排學生閱讀崇建的書,因此他們對全人中學多少有些瞭解。廣電社的學生更因參訪過全人中學,所以印象更加深刻、有許多問題想向全人同學請益。

基於雙方的資訊不對等,導致整場座談淪為本校學生詢問、全人同學回答的形式,這倒像是記者會,而不是座談會。座談會後,我們對全人中學有更多認識,但反觀他們對本校的認識恐怕就增長有限。

在座談會後,我找了機會與隨隊的張老師談談上次參訪全人中學的感想。我老實告訴張老師 (以及在旁兩位全人高中生),參觀後我對全人中學的課程很失望。我所見到的幾個老師,如果放到體制內學校,恐怕都是不適任教師。

張老師說他有看到我在 blog 中提到這一部份,那的確是全人較弱的地方。因為當初創校的老鬍子就是希望與體制內學校完全斷絕關係,因此在教師的選聘上,甚至會有點傾向於找完全沒有授課經驗、沒有修過教育學程的應聘者。因此,這些老師的教學不好,是可以想像的。

但全人並不擔心這一點,因為祇要讓學生有完全的自由,他們發覺自己的興趣後,大可自行學習,補足之前未學的部份。

我對開放教育的觀點有些認同,但是實際進行時卻有許多矛盾存在。比方說,五歲的孩子被逼著學鋼琴,跟 40、50 歲的人自主性的想學鋼琴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五歲的小孩即使是被逼著學琴的,但他學習鋼琴的進展幅度極有可能比 40、50 歲大人的進展幅度快得多。因為學習是有黃金期的,過了這一段黃金期,可能要花費十倍、二十倍的氣力才能有相同的學習效果。

所以,為了不要造成學生學習的痛苦與抗拒,我們不應逼學生學習;但為了他們的學習成效著想,還是應該讓他們及早進行學習。

怎麼突破這樣的局面?每位教師的想法可能有很大的差異。而我認為,應該引導學生,讓學生覺得學習是有趣的,使得我們不逼他,他也願意自己接觸知識。而這就引出全人中學的另一困境。

就我在全人的觀察,教師授課差,並非缺乏教學技巧所導致;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教師缺乏教學熱情。

原因之一可能在於學生沒有學習動機,因此教師獲得不到回饋,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教學的熱忱。

全人中學現在有 68 位學生。在參訪全人之前,我猜想這些同學都是無法適應現行體制內學校的學生,所以可能頭上都長著角。參訪那天我們看到其中 40 幾位同學,讓我很訝異的是,那 40 幾位同學來到體制內學校都可以算是很乖的學生,尤其現在公立學校零拒絕,沒有三大過退學,真是什麼樣的學生都有,所以體制內教師面臨的困境其實比全人來得高。

然而體制內學校的教師仍努力的燃燒熱情、想要帶好學生,而在全人參與的課室觀察,我比較看不到那種熱情。

教師具有業務員、推銷員的特質,他要將自身的知識、規範推銷給學生,使學生樂於消費。一個沒有熱情的推銷員,又怎麼能期望客戶願意接受他推銷的產品?

因此我向張老師表示:『缺乏熱情,這才是我所觀察到的全人中學教師亟需改進的部份。』我衷心期盼全人能在這一方面能有改進,這才是學生之福。

相關文章:

Technorati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