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流浪教師協會在網站上要召募至少 30 位待業中的教師絕食抗議。但是這個抗議活動因為人數不足而取消了。底下是 8/10 的新聞內容摘要:
【聯合報╱記者高國珍/台北報導】流浪教師協會於7月下旬於網站上公布召募至少 30 位流浪教師,一起絕食抗議,但人數不足故取消。流浪教師協會表示,面對少子化衝擊,政府部門又在缺乏「總量管制」概念下,進行「開放師資培育」,導致僧多粥少,於是在網站張貼告示募集熱血流浪教師,抗議現行政策,並要求修改國教法。
由於報名人數太少,流浪教師協會甚至還在網站上表示,「如果這回請願活動,你們仍然不願意為自己的工作權站出來,那麼我們協會也將從此解散,由於你們的冷漠。」
我的看法與流浪教師協會不同,我認為抗議活動的取消應該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這次的抗議活動,祇會增加社會問題,而無法得到任何的效益。
為什麼我這麼狠心?是因為我考上教師,就沒有同理心、看不起還在考試的老師?
喔,當然不是這樣,我很清楚我能考上並非我能力強,更多是因為運氣好。但讓我們就事論事,看看這次絕食抗議活動的五大訴求究竟有什麼樣的問題。
(訴求一)廢除教師85退休制,服務滿25年即可申請請領月退休或一次退,加速師資新陳代謝,騰出更多職缺來招考候用教師。
(訴求二)修改國教法,補助地方教育經費,分五年調降班級學生數至25人(每年兩人)。
(訴求三)修改國教法,補助地方教育經費,分五年提高國中小教師編制至2.0每班(每年調0.1)。
前三點訴求從理念上來說都很好,但是都將面臨『錢從哪裡來?』的現實困境。
讓老師 25 年退休,這需要錢;要開一個新的教師缺額,這也要錢;減少每班學生數、提高師生比,全都需要錢。錢從哪裡來呢?
增稅嗎?
納稅人恐怕不會太高興:『為什麼你想當老師,要讓我買單?』
在現代普遍高教育程度的社會中,教師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職業類別,而與其他行業相同,需要努力表現專業才能贏得他人敬佩。為了自己想當正式老師,要納稅人買單的行為,表現不出任何的專業,祇會讓人更加看不起老師這一整個群體。
除非要去遊行的教師能解決錢的問題,否則這樣的遊行要嘛沒有成效,要嘛讓教育環境更糟。
有網友說:『這祇是去表達一個訴求,如果做不到,上面自然會拒絕,哪會讓教育環境更糟?』
確實有些官員會直接拒絕訴求者的請願,但是也會有些政客為了選票、為了討好廣大的教師,在沒錢、又不可能增稅的情況下,開始採取挖東牆補西牆的動作。把某些經費刪減,挪用到『開正式教師缺額』這邊來。
一旦開始挖東牆補西牆,不論是從國防預算還是從其他預算挖錢過來補貼教師員額,對於原本的預算項目都會有影響 -- 通常是負面影響,而且這些影響都是由社會上的所有人共同承擔。
在台中市就是挖代理教師的牆,去補正式教師的缺。原本各校可以聘用代理、代課教師的,現在通通不行,祇能開教師缺。
聽起來很合理:『既然能聘用代理教師,那就是有教師需求!所以要開放出來給待業教師,不可以私藏起來。』
但事情並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
比方說我是生物老師,現在被抓來擔任資訊組長。因為我要處理行政業務,沒辦法再上生物課,所以原本我的課就要由別的老師幫忙授課。
這時候如果聘一位代理教師代替我去上課,明年我不再擔任行政工作時,剛好代理教師聘期屆滿,所以課程我再接回來上,這樣是最完美的。
然而台中市規定不可聘代理教師,那麼我的課要給誰上呢?先開一個正式的生物缺,明年我下行政再將這位多出來的生物老師 fire 掉嗎?不可能嘛!
那怎麼辦?就生物老師大家一起平均分攤掉啊!每個老師多上一個班的生物,也就是每週多上五個小時的課。這額外多出來的五節課,對每位老師的身體、喉嚨都是一個額外的負擔,在教學上當然也會有影響,這樣的結果對教師、對學生都不公平。
所以,祇要解決不了錢的問題,不論出發點再良善,事情的發展終究會往不好的方向進行。因為充足的資金 (與糧食) 是讓事務得以進行的最基本要求。
(訴求四)修改教師法,廢除容易滋生弊端的各校教評會自辦甄試候用及代理教師。
這個我沒意見,我雖然也厭惡走後門的人,但其實對於各個學校有內定的這個現象還頗能接受。而且獨招也不是完全無優點。
選擇一個老師的簡單評斷標準大概如此:
教師價值 = 教師考試分數 + 可帶來的利益 + 後台支援
經過這樣的加加減減,教師價值最高的就被錄取了。有人幫忙關說的『考試分數 + 可帶來的利益』可以低一點;沒有背景的人,就把考試分試衝高,並想辦法讓學校瞭解你可以為學校帶來多少利益。
想像你是學校評審,來了兩個考生,一個筆試 90 分,但在資歷上平淡無奇;另一位筆試 50 分,但得過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媒體競賽得獎、科展得獎……,請問你給哪一個上?我想都不想,一定是選後面這一位來當我的同事,因為他可以為學校帶來最多的利益。
後面這個考生如果是走聯招這一條路,大概怎麼樣也考不上學校。但是如果有學校走獨招,就可以撿到寶。
所以我對聯招、獨招沒什麼特別的意見,因為各有利弊。不過,如果全國教甄聯招的話,每年祇有一次機會,那天發燒、感冒、肚子痛,就準備明年再來了。你真的確定要這樣?
(訴求五)對於修習教育學程教育學分,採取更嚴格的全國供需總量控管。
這一點我就很反對了。
沒有競爭、沒有壓力,祇會讓這個群體怠惰。現在師資培育開放後,每所大學都有一些優秀的教師準備進入職場服務,我就每天要擔心有優秀的老師進來,把我超額出去,所以我就要更努力。
因為我知道外面有一大堆優秀的人等著進來 (甚至薪水低一點也願意接受),所以我就會有壓力在,並逼使我自己持續進步。
在愛用國貨的年代,人們花了很多錢,卻祇能買裕隆、大同的產品。開放進口競爭後,人們花相同的錢,可以得到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
如果實施教育學分總量管制,比方說管制到需求量與供應量等於 1:1,每個修教育學分的人都可以當老師,那就失去篩選的機制了。如果更誇張一點,管制到需求量與供應量等於 2:1,供不應求,每個修教育學分的人都可以跩的二五八萬似的,那又豈是教育之福?
我認為廣開師資培育之門,保持競爭,對整個教育環境才是健康的。所以我對流浪教師協會的這一點訴求非常不認同。所以,看到絕食抗議的活動取消,還滿開心的!!:)
ps: 8/11 的新聞:『[國中小] 取消軍教免稅案 立院下會期可望通過』。如果通過了,這倒是待業教師去爭取『提高師生比』的一個契機。因為有資金進入國庫,而且這些資金是由在職的國中小教師繳納的,不會多增加其他行業的稅賦負擔。屆時去爭取提高師生比,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時間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