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要讓學生瞭解血液在身體裡的進行路徑有其困難,學生不瞭解何以我們的循環必須分為體循環與肺循環兩部份,即便是強記下來了,也很容易就忘記。
因此我希望用一個生活上的例子來類比人體的血液循環,使學生能理解血液循環的原理。
在科學的學習上,類比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策略。Nersessian (1992) 認為教師善用類比於教學之上不僅可以引導學生的學習,此外,類比結合邏輯推理更可以有效的解決問題。
他的研究證實許多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時均會應用類比推理 (alalogical reasoning) 進行前期探究,使得類比在科學的演進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因此,為了讓學生能有效的學習血液循環,我採用了類比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我們生活之中與血液循環最類似的就是水的循環了。
在上學期的第一章的時候提到了水圈、水的循環 (這是教育部分段能力指標的一部份,因此不論是哪個版本都是相同的內容),我將這些內容再提出一次,讓學生的記憶回溯,想想他們平常所理解的水循環例子。
有了生活中使用水的循環基本概念後,將話題帶入血液循環。我們的血液從左心房出來時是乾淨、富含氧氣的,就如同剛從自來水廠出來的水,是乾淨的。後來經過細胞,帶走了許多代謝廢物,因此需要到肺部去進行氣體交換,使血液再帶氧氣,整個過程與水循環相當類似。
經由這樣的圖解,最後再用課本內的圖來解釋真正的循環途徑,學生比較能領會血液循環的方式與原理。
附註:
看到學妹說她們實習時為了參加教案比賽大家弄得有點不愉快,覺得有點可惜。
我一直認為教案應該是一種公共財 -- 你使用我的教案進行教學並不會減損我自己的使用 -- 因此我喜歡將自己的教案放上網路開放空間供大家使用。
如果你喜歡我的教學檔案,請自行取用,不需經過我的允許;如果不喜歡,那跳過就是了!!如果你發現有更好的教學點子、檔案,請你也提供一份給我。
我會向學生說:『抱歉喔,我的美工能力很差,所以,如果你看不下去,要幫我畫一個更美的圖,十分歡迎,因為這樣也嘉惠了你們以後的學弟妹,他們有更漂亮的圖片可以看!!』
希望也有網友願意幫我將檔案修整的更漂亮!!:)
嗯,這樣好像很不正式喔?好吧,我將我的教學檔案以創意公用授權條款進行授權吧!
參考資料
- Nersessian, N. (1992). How do scientists think? Capturing the dynamics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science. In R. Giere (ed.), Cognitive models of science (pp.3-44).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XV.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保留部份權利,創意公用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