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準備教師甄試時,為了看看自己懂了多少,所以常問自己一些問題,自己出題,自己回答。
自己出的題目如果與考古題相同,那就沒什麼意思了,直接拿市面上整理好的考古題來寫就好了,不需要自己出題。為了有別於考古題,所以自己出題時,會用比較奇怪的方式來統整學習過的內容。
創意聯想,自己整自己
比方說,有哪些教育學者提出的觀點具有『階段』性質?內容各是什麼?
喔,第一個想到的是 J. S. Bruner 的認知發展階段論可以分為動作表徵、影像表徵與符號表徵三個不同階段。啊,還有 Erikson 提出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論,將一個人的一生分為從嬰兒期到成人的八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有需要面對的問題與挑選。
嗯,還可以想到有 Kohlberg 的道德發展階段論、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這些都是有『階段』性質的教育理論。
再來一題,哪些教育理論含有三這個數字?
呣,剛剛提到的 J. S. Bruner 的認知發展階段論可以分為動作表徵、影像表徵 & 符號表徵三個不同階段;撰寫教案時,我們依照認知、情意、技能等三個構面來發展我們的教學。
再來一題,有哪些教育哲學家被拿來與中國古人比較過?各是哪些中國古人?比較的內容為何?
嗯,在教育哲學上,我們把蘇格拉底與孔子做比較;將柏拉圖與孟子相比擬。蘇格拉底的教學並不直接給予答案,而是經由不斷的詰問,讓對方自行尋找出答案。這種詰問教學方法又稱為產婆術,與孔子的教學方法有不少相似之處 (以下省略一千字)。
利用類似的問題,不斷地讓自己去比較各種相似、容易弄錯的理論,比方說有三這個數字的理論一個個拿出來對照、比較,加深學習的印象。做過這樣的統整對照後,考試時就不會因為緊張、弄錯理論而發生遺憾。
(各位實習老師請不要找我要檔案,不是我小氣,我能分享的都放在網路上了。不分享的原因是我的檔案損毀、遺失了,我也很難過,畢竟那是我花了很多時間整理的資料。)
後來當了老師,我也喜歡問學生一些比較統整的問題。
生物是需要融會貫通的知識
國中生物每一章節之間看起來似乎相關性不大,但是上下兩冊一起看的話,這又是在描述整個生物世界的面貌,因此每個章節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彼此相互呼應。如果學生把生物課程當作是一個考試的科目,把課本內容依照上下學期的四次期中考、期末考切成四等份,每次祇讀考試要考的部份,沒有將內容前後連貫,那就看不到這些關聯性了。
為了讓學生能將這些知識連貫起來,我就很喜歡問學生一些統整性的問題。
下學期的演化課程會提到約在四億年前的古生代,植物 & 動物都從海洋登上陸地了。為什麼會在四億年前登陸呢?可能的原因是那時候地球有了比較厚的臭氧層,減少了紫外線照射到地面的機會,因此植物 & 動物開始有機會在陸地上生存,不用擔心照射了太多紫外線而產生病變。
那麼臭氧層又是打哪來的?喔,原來是自然界中發生閃電將大氣中的氧氣轉變為臭氧。伴隨閃電而逐漸生成的臭氧層成為陸生生物的保護機制,所以閃電其實是很重要的。
閃電的重要性就這樣嗎?其實不是,在國中生物裡,閃電至少在四個層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閃電可能是生物起源的原因之一
- 閃電產生的臭氧層讓生物得以登上陸地
- 閃電讓氮得以進入生物世界
- 閃電造成的森林大火是森林的演替的動力
看得出來閃電對於生物世界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現象,不過學生可能比較難從課本中發掘到這樣的重點,這就需要老師幫忙提點一下了。
另一個學生比較容易忽略掉的重點是水。課本中提到水的次數相當多:水進出細胞的方式、水循環、水在陸地上分布的多寡造成氣候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態系,這些都是水對於生物的影響,如果沒有整個來看,就容易變成片段的知識。
不過,這樣子問學生雖然是有統整知識,但好像都太正經八百了一點,不像前面我自問自答的題目那麼搞怪。要怎麼樣修改題目,讓學生看到題目時覺得很訝異、有趣,但又能幫學生統整一些知識,我還得再試試。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