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9

如何防止科學詐騙?

今年一月有篇報導:『假醫師誆聲光電療治百病』。

報導的內容說有個醫療儀器業者假冒醫生身份推銷能量療法儀器,宣稱可以治百病。此業者並引用高明見醫生的研究報告證明自己的儀器確有療效。但最後還是被醫界踢爆他的假醫生身份,儀器也不具有醫療效果。

論文被業者引用的高明見醫生的研究顯示能量療法確實可以幫助一些病患,有三分之一的人因為心理因素而從能量療法獲得幫助。也就是說能量療法祇能當作安慰劑使用,它本身並不具有療效,靠的是人體自欺欺人的效果。

高明見醫師是這麼說,但是被廠商拿來用時變成『有醫生證明能量療法確實有效……』,試圖誤導消費者購買完全無療效的儀器。

面對這樣層出不窮的騙人把戲,誆言者總是宣稱他們的食品、藥品、儀器具有神奇的功效,我們如何去分辨真偽?

有些科學家建議,為了提昇人民對於這些騙人的廣告的分辨力,必須要加強人民的科學知能,因此在國民教育階段要塞入更多知識,讓人民擁有足夠的知識分辨真偽。

Korpan, Bisanz, Bisanz, Henderson (1997) 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給予大學生環保、超自然現象、醫藥、教育四大類科學新聞剪報,每一類別有數則報導。每則新聞約 300-400 字之間,其中有些報導為真,有些報導為假。

Korpan et al. 告訴研究參與者,他們閱讀完每一則報導之後,可以向研究者要求額外的資訊,藉以判斷報導的真偽。他們發現,參與者針對每一篇新聞剪報平均可提出 5 個問題 (例如:這是哪些人做的研究?相關研究的結果如何?研究經費由哪些單位、機構支付?研究設計為何?統計方法為何?……),但並不是對於每一幀報導均能有這樣的表現。

這些研究參與者提出的問題常常落於某一大類的報導之中,比方說有些人可對於環保議題的報導提出較多問題,有些人則對超自然現象的報導有較多的疑問。但很少有人能夠在四類別的報導中均提出同等份量的質疑。

Korpan et al. 下結論時指出,他們的研究發現大學生對於自己較熟悉的議題可以提出較多的問題,也較能辨別該類新聞報導的真假;對於自己所不瞭解的報導內容,他們較難予以質疑、辨明真偽。

因此,依照 Korpan et al. 的研究,國民教育階段的確應該多多加入各式科學知識,對各個科學學門均須有足夠的涉獵,以免受教育者在現代社會成為科學文盲,處處受騙。祇是,真要去對每一個科學領域均有充份的瞭解卻有實行上的困難。

現代科學的知識爆炸性的成長,即便是科學家自身,也祇能對自己研究的領域有較多的瞭解。有一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說,他光是要瞭解自己的研究領域內的最新發展就耗去了他大部份時間,對於研究領域之外的科學知識就祇能靠著每個月讀 Scientific American 這本給高中生讀的科學雜誌來獲得了。(Scientific American 中譯本為『科學人』,遠流出版,每月一期,目前出版第 48 期。)

一位得到諾貝爾獎的頂尖科學家對於科學知識尚且無法完全瞭解,更何況是一般人民?無論在課堂中塞入多少知識,總是無法面面俱到。而且,科學的進展過於快速,學校中教的科學知識也許明天、明年就已過時。若是藉由充實國民教育階段的科學課堂授課內容,似乎仍無法讓學習者永遠的遠離被騙。

巫毒科學》一書的作者 Park R.L. 提出另一種想法,他認為與其在課堂中不斷的加入各式科學知識,倒不如教導學習者瞭解科學的世界觀,以分辨什麼是科學、什麼不是科學。當學習者有了判斷何者是科學、非科學的能力時,他便無需擔心所面臨的新科學訊息的真偽性,因為他已有能力進行判斷。

那麼,Park R.L. 所提的『科學的世界觀』是什麼呢?我認為,他所謂的科學的世界觀一詞頗類似於我們常聽到的『科學本質 (nature of science)』,亦即是『科學知識』的一些特徵。

科學知識有什麼特徵?

科學發現需經過他人審核,並將結果發表在專業刊物上才算數

Park R.L. 認為,要辨別科學訊息的真偽的第一步驟就是先看看這個訊息出現於哪個媒體之上?正式的科學研究必須經過同僚審查 (peer review),並將研究結果發布於正式的科學期刊上,才能獲得大家的認可。

什麼是同僚審查?為什麼一定要經過這個過程後發表的研究論文才能夠獲得認可?

所謂同僚審查是將研究者投稿的論文轉寄給同領域內其他研究者來幫忙審查。物理老師寫了一篇有關物理的文章後,如果拿給我這個生物老師幫忙挑錯,恐怕我幫不上什麼忙,因為我對物理不熟。但是如果他將文章拿給另一位物理老師來幫忙審查,那麼收到的回應就會多出許多,也比較可以幫忙把文章中的錯誤修改正確。

較有水準的期刊都會有匿名同僚審查的機制,就是藉著研究者同領域的其他人幫忙檢查看看這個研究有沒有什麼樣的問題存在。有了同僚審查,雖不能保證研究結果一定對,但至少出錯的機會少了很多。

但很多人不敢將他們的文章交給其他人檢查,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文章根本騙不了真正的專家,這時他們會改向新聞媒體宣布自己做出某某突破性的研究。新聞記者的專長是新聞,不是科學,因此要騙得過記者遠比騙過同領域的科學家容易的多。所以這些投機取巧的人通常選擇對新聞媒體發布消息。

所以,第四台的廣告常常將某些藥說的非常神奇,可以治 XX 病、可以減肥,但是很多人買了之後發現一點用處都沒有就是因為這些廣告都是騙人的。他們祇敢在第四台廣告中騙騙消費者,完全不敢將這些『神奇的藥』拿給科學家、醫學專家檢驗其療效。

真正經過其他科學家、醫學專業檢驗,確實有效的減肥藥如諾美婷 (Reductil,學名是 sibutramine)、羅氏鮮 (又稱『讓你酷』,Xenical,學名是 orlistat) 等,用不著在電視當中大打廣告,因為全世界會有許多醫生建議他的肥胖患者試看看利用這些合法、有效的藥物幫助減肥。生產的廠商不用廣告就賺翻了。

在晚上的電視廣告中,有許多讓人臉紅心跳的藥物廣告,但是,在這些廣告中你不會看到藍色小藥丸。

基於相同的原因,藍色小藥丸這種真正有效用的藥物,它根本不需要藉由大眾媒體進行廣告。能在國際知名的專業醫藥刊物上發表文章,向所有醫生證明它的療效就是最好的廣告。

所以,下一次看到電視、報紙上有什麼產品將療效、功能、性能說的天花亂綴時,其實就可以直接略過不看了 (或是當作笑話看看,看這些人能將『誇飾法』這個寫作技巧運用到什麼樣的程度)。因為,如果真有那些功能、那些效用,不需它自己廣告,自然會有許多專業人士大力推薦。

如果是記者報導的話,注意一下他的消息來源:「專業期刊『刺胳針』最新一期的文章中……」與「林先生表示,他的產品……」這兩篇報導相比較,絕對是前者的可信度較高。

能在專業期刊上發表的研究結果不見的是正確的,但是進不了專業期刊的卻幾乎可以肯定是錯的。簡單明瞭。

那麼,會不會因為一些研究者的名氣較小,或是他的研究太過顛覆性,而被專業刊物拒絕刊登呢 (這是許多沒本事將研究刊登在專業期刊上的人的說詞)?不會的,詳細情形請參考『好人總能出頭』一文。

研究經費支應者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

經由第一點,就可以避免掉多數的科學詐騙行為了。但是進得了專業期刊的研究結果並不盡然完全正確,有些時候會技巧性的避重就輕,一些負面影響著墨較少。一部份原因在於科學研究需要錢。

科學研究常常需要龐大的經費,需要政府的經費溢注。但是一些比較基礎的研究因為沒辦法收到立即的成效,常常無法獲得政府的經費補助。因此科學家也常常需要向外界要錢、要錢、要錢,藉以維持研究的進行。

但是這樣一來,卻又形成了一個新的問題。拿了他人的經費,總不好做出不利於經費提供者的研究吧?所以,當研究出現不利於經費提供者的結果時,多多少少會為他美化一下,或是避重就輕。

不要責備科學家,這是人之常情,換成你我,大概也不能避免。

真正講真話的科學家不是沒有,因為講真話而與經費提供者弄僵的科學家也不是沒有。但是為研究結果下結論時,為經費提供者避重就輕的科學家也確實存在。因此,看到一些研究結果時,最好能瞭解其經費提供者的背景。

比方說:「台灣電力公司委託環境專家做的研究顯示,在 XX 進行開發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在可以接受的範圍。」這一類的報導最好小心一些。台電請專家進行研究,這些專家當然不太好意思給台電難看,所以用字就會比較小心。

如果是:「當地縣市政府委託國外 xx 環境評估公司所做的研究顯示,開發案影響程度不高。」這樣的報導可信度就高一些。因為國外的公司與國內縣市政府不熟,也許一輩子就做這麼一次生意,比較可以說真話。

資訊越透明越可信

科學家做的研究必需能讓其他人在相同的條件下也重製出來才算是正確的研究。如果有一個科學家他做的研究祇有他自己能得到結果,其他人照著他的方法去做都失敗,那麼人家會認為這位科學家的研究一定是錯的,才會讓別人無法複製他的研究結果。

因此,為了讓別人能夠順利的重製研究,科學家會將自己的研究方法公開出來:用的材料、用的方法、在什麼樣的條件 (溫度、壓力、……) 下進行實驗,將這些方法公開,希望別人也能夠做出一模一樣的結果,這樣就能被其他科學家肯定其成就:他說的都是真的,因為我照著他所說的方法去進行實驗也得到一樣的結果。

因為科學研究必須能讓別人複製,因此資訊都會公開。反過來說,如果資訊不公開,別人無法去重製研究,就無法確定那個研究是真是假。因此,資訊透明的研究會比不提供任何資訊,或祇提供少量資訊的研究來得可信。

如果看到一篇報導引用科學研究時,將研究者、經費提供者、研究方法、研究的對象等相關訊息都詳細列明,那麼這一篇報導的可信度會比一篇遮遮掩掩的報導高的多。

資訊透明表示不擔心受人檢驗 -- 事實上科學知識就是不斷相互檢驗才得以產生,因此其中訊息的真實程度會較高。『黃教授接受 XX 單位補助所進行的研究顯示……』的可信度會比『有科學家表示……』來的高。

科學研究常常有範圍的限制

科學家做研究時不能將所有情況都考慮進去,因此都是在一個特定的條件下進行研究,其研究結果也會受到一些限制,很難做出一個可以應用在所有情況的研究。

科學家在宣布他的研究發現時也都會加上『研究限制』這一項,告訴讀者:『我的研究還是有其限制存在的。』當有人宣稱他的研究結果可以應用在任何情況時,這通常是『騙子』的警訊。

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的這篇文章吧!!

當那位醫療產品業者宣稱他的產品可以治療百病,他就違反了『科學研究有範圍限制』這個科學研究特徵了。其說詞大概也就不需要太認真看待了。

科學知識當然還有其他的特徵,但是能瞭解這四點,大概也不太需要擔心被騙了。而且這四點不會因為在不同的科學領域而有不同,不會因為時間改變而有不同。一些在國民教育階段沒有教過的科學知識也可以很容易利用這四點進行簡單的辨明其真偽。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利用這四條簡單的規則防止詐騙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Korpan, C.A., Bisanz, G.L., Bisanz, J., & Henderson, J. (1997). Assessing literacy in science: Evalution of scientific news briefs. Science Education, 81(5), 515-532.
  2. Park, R.L. (2000/2004). Voodoo Science : The Road from Foolishness to Fraud.
    陳麗如(譯)。巫毒科學。臺北:小知堂。

Technorati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