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4

不同情境下的論文報告重點

剛剛在知乎看到一篇文章:《如何講論文

论文的讲解对象通常包括三大类:公众、大同行和小同行。公众泛指其他非专业领域的群众,大同行通常只是对这一领域有着大概的了解,而小同行则很可能跟你做着同样的研究领域。




对大同行而言,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这个研究工作在该领域中的位置。因此,要着重介绍这个研究工作的地位及意义。通用的算法也可以着重介绍。该方法如何与现有的技术进行结合?对于特别专业的领域可不用介绍。

上機器學習這門課的時候,授課的吳俊霖教授聊到他正在籌備一個研討會,接著他提到其實多數人都不知道怎麼進行報告。

依據場合調整報告重點

我們知道一篇論文可以分為五個部份:

  1. 前言
  2. 文獻回顧
  3. 研究方法
  4. 結果與討論
  5. 結論

俊霖老師提到研究生在 seminar 時報告別人的論文常常會把重點放在第 03、04 點,甚至詳細說明裡面用到的數學公式,但這樣報告方式吳老師認為是錯的。

如果是書面報告,會來讀這篇文章的人都是跟你做相同研究的人,他們對於相關問題非常瞭解 (就算不懂,他也還有時間去 Google 一下背景知識),所以你的重點要放在 03 & 04,這兩部份要佔 50% 以上。如果這篇論文是自己寫的,那更要仔細說明自己的創新。

但如果是對全研究所的同學做口頭報告,多數人不懂你做的領域,這時候重點應該在 01 & 02,要在這兩部份講 50% 以上。因為對於你的領域不瞭解的人來說,他們聽不懂你的研究設計、實驗方法,講這些對他們而言完全是瞎耗時間。

但是講文獻探討,這部份像在講故事一樣,多數人都聽得懂,也會覺得有趣,所以要把多數的比重放在這兩個部份,讓聽眾能聽懂。不要浪費聽眾的時間,是很重要的。

雖然這些內容與『機器學習』沒有直接相關,但說真的,以前都沒想過報告還要有這樣細微的差異,聽俊霖老師講了才覺得恍然大悟,是上機器學習這門課額外的收獲。有需要報告的研究生也參考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