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看到安多尼歐老闆的機密檔案櫃部落格,發現創業 & 在 IBM 的經歷對我有很多可以學習的部份。
文章一篇篇讀下來,想不到竟然看到有我可以插嘴的文章!:)
少子化加上師資培育的開放,其實已經讓『不適任教師淘汰』越來越趨向可能。
以前不適任教師要淘汰,幾乎祇有在犯了錯被判刑有罪的情況下才會被解聘,其他不適任教師祇要不被判刑,總是能安坐在其位子上不動搖。
為什麼呢?因為整個教育圈未飽合,沒有強力淘汰的壓力出現,就算學校想要對這些不適任教師做處理,總也會被教師會壓下來。這時候,如果校長想要強力處理不適任教師,等於是跟自己過不去。
現在是教育圈已經過飽合了,開始有教師要被解聘了,所有的老師開始有:『無論如何,反正就一定有人要出去(被解聘) 就對了。』的認知。
一定要有人出去的情形下,如果把一些年輕有幹勁的老師解聘,卻留下那幾個有問題的老師,對於整個學校而言會是個大負擔,祇會造成學校加速萎縮。
在少子化的時代,學生是每個學校都想要搶的稀少資源,哪個學校的教師有幹勁、有能力,能夠搶到的學生就比較多。
一個不適任教師多的學校,家長聽聞其學校風評後,一定想辦法轉學區至他校就讀,使得招生情況惡化,又要解聘更多老師。
考量到自己可能會被一些不適任教師拖累而要面臨解聘的困境,老師們就比較支持將不適任教師淘汰。
以前因為沒有這樣的壓力,一旦要處理不適任教師,教師會總是以『是不是校長要進行白色恐怖?』的理由反對處理不適任教師。但現在淘汰壓力這麼強,『不是不適任教師出去,就是我自己出去』的情況下,老師們開始支持處理不適任教師了。
如果師資培育未開放,即便是少子化,其實淘汰的壓力都還不是很強。因為師範體系每年能夠提供的教師人數並不多,每年教師退休、師範體系新血輸入,都還會發生教師不足,需要聘請代理教師。所以少子化發生,可能祇要減少代理教師人數即可。
但師資培育開放後,許多學校畢業的教師湧入教育圈,補足了學校內正式教師缺額 ,所以少子化一發生,面臨的就是正式教師要離開學校,而不是減少代理教師就能解決的。這時候,要淘汰不適任教師才有可能。
所以,師資培育開放對整體教育環境有很大的改善啊!:) 當然,我們這些當老師的壓力相對就大多了!不過我覺得有壓力、有淘汰才是正常的。不適任教師什麼事都不做領的薪水與其他人一樣多(甚至更多),這怎麼能讓年輕人有幹勁?
當然,除非少子化現象能止住,否則教師淘汰是不會停止的。一開始可能先試著淘汰不適任教師,但再過個幾年,不適任教師淘汰後,再來就是比誰的努力程度更高了。你做到 100 分?對不起,其他人做到 120 分,所以你這個 100 分的教師請回家吃自己。這樣的壓力下,整個教育體制才會往好的方向前進!
我樂見這個情形發生啊!:)
附註:
- 期末會議時有老師質疑:『祇看近五年表現,根本就違反台中市訂定的母法。因為台中市訂定的超額辦法第六點提到『應考量自願、年資……』,所以不管年資祇看近五年表現是違反母法的。』
對這個我倒是有不同看法。以本校的草案來說,有提到如果面臨超額的兩個老師積分相同時,以年資較淺的那一位為超額對象。也就是說,本校的草案有考量年資的因素,所以並不違背母法。
- 達爾文的演化論有四個步驟:個體差異、過度繁殖、生存競爭、適者生存。在前兩個條件均已滿足(教師有個體差異、教師過多),而學生又成為稀有資源的時代,教師們開始要競爭了 (校內競爭、校間競爭),大家皮繃緊一點吧!競爭輸了,就要在這個生存遊戲中 say goodbye 了。:)
希望我們能同心同力的在校間競爭中獲勝,這樣就不用進行校內競爭,比較不會那麼傷感情。:)
- 處理不適任教師會不會變成白色恐怖?變成校長壓迫教師的手段?嗯,有可能。
不過,如果有一個學校的校長腦筋不清楚,祇是單純因為與老師的意見不合就寧可留下不適任教師也要讓不聽話的老師出去,那,那個學校還待著幹嘛?這樣的學校衰敗祇是遲早的事!能跑儘量跑啊!寧可現在就從這樣的學校跑掉,也不要再多撐幾年後,機會更少時才被迫離開。所以我不擔心這個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