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5

[Scratch 導演夢] 外章:導演與程式設計師

1984 年 6 月,前蘇聯科學家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Алексей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житнов)利用工作之餘寫出了俄羅斯方塊這個經典的遊戲,整個電動玩具業從此多了一個『方塊遊戲類別』。

這個遊戲非常耐玩,卻又十分簡單,因此很容易進行仿製或修改產生新的變型。在各個仿製品中 La Bastille 這個網站做的仿製品非常特別,他們把俄羅斯方塊放大再放大,放大到利用大樓來玩俄羅斯方塊遊戲。

這實在是一個很妙的仿製對不對?用大樓來玩俄羅斯方塊實在是太炫了!不過你會不會好奇這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導演與程式設計師的共同點

最簡單的答案就是:『寫程式來控制大樓燈光。』但是寫程式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是不是很高深的學問?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再來看另一部影片。

影片中的主角要擔任排字幕人員,但是他睡過頭讓負責的部份空下來,原本應該完美無缺的領導人圖像就因而少了顆門牙。我想這個主角死定了,不是去採礦勞改,就是要關起來吃大鍋飯了。

現在我們好像比較少有排字幕這樣的事了,要不然以前台灣也很喜歡來這套,我每次看到北一女的同學在那邊排字幕,我就覺得台灣真是很會浪費學生的生命做一些無聊的事,還好我們現在有比較脫離落後國家一點了。

無論如何,要排這個字幕其實不難,假設這要來排字幕的倒楣學生們都是演員,祇要有個導演對這些演員們下指令:『左手邊的演員,妳在歌曲的第 15 小節把手上的板子翻到紅色的那一面;右手邊的那個,妳在第 15 小節把板子翻到白色的那一面……』

一旦給予每個人的指令都正確,每個負責排字幕的人也都在正確的時間點翻到正確的那一面,就可以把字幕完整的排列出來 (當然,如果遇到一個睡過頭的,那就嘿嘿嘿了)。

利用大樓來玩俄羅斯方塊也是同樣的道理,程式設計師寫的程式把一個個的房間當作是演員,叫它們在適當的時間點亮燈光。所以導演與程式設計師某種程度來說,他們做的事情是相同的,重要的是學習如何下正確的指令,讓演員在適當的時間表現合宜的行為。

讓學生擔任導演

利用 Scratch 可以讓學生學習擔任導演,祇要教導學生如何讓 Scratch 中的角色變換妝扮 (就像排字幕的人翻到不同顏色的板子),學生就可以編一段小故事,就像『煩人柳丁』這部影片一樣,原作者用到的也不過就是幾個簡單的妝扮變換而已。

讓學生利用 Scratch 仿作一段類似『煩人柳丁』的影片,學生不需要瞭解太多程式指令,可以專注在故事的安排,因此我認為 Scratch 很適合用於語文課教學,可以藉由角色故事的敘說,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

如果覺得『煩人柳丁』的畫面太單調,那麼祇要再加上移動、變形的指令,也就可以做出像『獨角獸查理』一樣的動畫了。

學生在敘說故事時,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他也需要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故事結構,因此,讓學生學習當導演,練習指派角色、安排動作,這整個過程也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讓 Scratch 成為教學工具

說要教學生寫程式的話,可能有許多老師覺得:『這是資訊老師做的事』,但如果說要讓學生擔任導演來敘說故事,這卻是每個老師都有能力指導學生進行的。所以我覺得以『導演』這樣的角度切入,Scratch 就不祇是一個資訊課程才能使用的工具,而是每一個老師都能用來進行教學的工具。

學生在學習時若能自己動手操作、展示與分享,其學習動機會比被迫學習來得高,Scratch 提供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成品也能與同儕進行分享,利用 Scratch 進行教學確實能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大為提昇。

不過,藉此學習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否具有學習遷移效果也許就還要再多觀察、研究了。

附註

  • 前天 (2010.10.23) 到高雄新民國小參加第一屆 Scratch 研討會,在會中我分享了自己上 Scratch 的一些經驗。本文中的四段影片原本是要播放給大家看的,不過時間不夠而作罷,因此特地寫一篇文章介紹這四段影片。:)

Technorati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