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30

我們的抉擇與矛盾

剛剛,在焦糖的噗浪中看到一段影片,感動之餘,也讓我反思教師與影片中的記者的共同點。我們都常常面臨抉擇,一旦選定其中一個選項,我們就不得不陷入:『我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的反省與折磨。

怎樣才是專業的記者

影片中的記者看到士兵以槍指著小女孩的頭部,她到底該繼續拍攝、記錄,或是應該挺身而出?這是許多記者會面臨的問題。

前幾天關魚在她的網誌上,剛提到這個問題:『如果你是一位記者,當災難發生時,先拍照還是先救人?

關魚說:『如果你回答先救人,你當不了好記者;如果你先拍照,你的公民與道德恐怕得重修』,這是一個兩難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看災難的情況而定。如果是小車禍之類的災難,我會去救人;如果是四川大地震之類的災難,我會選擇做為記錄者,將真實的畫面傳送出去,讓大家知道問題的嚴重性,讓更多人投入救難。

況且,類似 911、四川大地震之類的災難需要專業人士進行救災救難,我一個人的力量做不了什麼事,而且不具救難專業的我恐怕還會造成被救者擠壓傷症候群 (crush syndrome) 這樣的憾事。所以在那種情況下,我做為一個記錄者可能才是最佳的選擇。

影片中的女記者,以及 1994 年因為拍攝《飢餓的蘇丹,The Starving of Sudan》而獲得普立茲獎的記者 Kevin Carter 在事件發生時選擇先做為一個記錄者,而不是做為救助者。我認為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Kevin Carter 當然可以不拍這張相片,先趕走畫面中的那隻兀鷹,救小女孩一命,但是,然後呢?

這個小女孩是特例嗎?如果是,那麼救她一命就事情結束;如果不是呢?先趕走兀鷹,但是少了這樣憾動人心的相片,結果世人不瞭解蘇丹飢荒的嚴重性,救難物資不進入蘇丹,死的人可能會更多。

前面影片中的戰地記者也可以捨身救助小女孩,但是,即使救助成功了,那個地區還有多少相同命運的小女孩需要幫助?她能一個個都救成嗎?因此我認為他們都做了一個困難但正確的決定。

祇不過,看起來正確的決定卻也是折磨的開始,影片中的記者在頒獎典禮上痛哭;Kevin Carter 在得到普立茲新聞獎後受不了良心譴責而自殺。

對他們而言,他們的決定能不能真的幫到更多人還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們眼前卻有一個小女孩死於自己未能挺身而出。這種『對某個人的確定傷害是否能換得其他多數人的未知效益』的疑問不停的折磨著他們的內心。

我想,許多教師的內心應該也常有類似的反省,雖然不會像 Kevin Carter 那麼強烈。

教育理念的堅持與反省

身為一個教師,不論所持的教育哲學為何,總是不免自問:『我這樣做對學生真的好嗎?』

日劇《女王的教室》中嚴格的教師阿久津真矢高壓逼迫學生進行學習,讓他們能進入好的升學學校,可以在人生的競爭地圖上佔住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

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好的嗎?學生會不會祇是因為恐懼不得不學習,卻早就失去學習興趣?一旦壓力解除,學生的優勢能維持多久?

持開放式教育理念的教師寧可讓學生多一點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的樂趣。這些學生離開校園後不會因為少了來自教師的壓力就停止學習,而會持續一輩子的自我教育,這對於學生離開校園後的人生極有幫助。

不過這會不會是教師一廂情願的想法呢?如果學生一輩子都沒發現到學習的樂趣怎麼辦?自主學習沒做好,又少了來自教師方面的指導,學生像一張白紙的來到學校,又像一張白紙的離開校園,如果發生這樣的結果怎麼辦?

阿久津真矢與開放式教育是兩個極端,多數的教師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擺盪,但不論身在極端,或是在兩端之間擺盪的教師,我們的所做所為在當下都很難看出成效,我們的作為會在十年、二十年之後發酵,但不是現在,所以在當下很難瞭解自己到底做對了或是做錯了。

天下雜誌拍攝的『海闊天空的一代 -- 教改十年後』中有學生後悔念實驗班讓她失去競爭力,這恐怕是當初贊同快樂學習的人未能揣想的結果。

所以教師是否能以『確定的損失』(如阿久津真矢給予學生的恐懼、快樂學習讓許多學生學習空白) 換得未來未知的效益,這不停的啃噬著許多教師的內心,在整個教師生涯,我們都沒辦法逃避這樣的折磨。

喔,還有更糟的呢,經濟學家 Steven D. Levitt 做的研究指出,不論哪一類的教育哲學,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都沒有幫助;這與明尼蘇達大學針對數千對從小就分開的同卵雙胞胎做的研究獲致的結論相同。如果他們是正確的,我們內心的折磨就要更強烈、更痛苦了啊……

ps1:

隨著噗浪在台灣越來越受到歡迎,我在噗浪上獲得的資訊也越來越多,甚至有取代掉書籤網站的傾向。

ps2:

在銀河英雄傳說中有一個大規模的『小數人犧牲/多數人獲益』例子。

公爵為了陣壓反叛民眾,決定要將自己領地內的某行星整個消滅掉。聽到這個消息,主角之一的萊因哈特立刻起身要去救該行星的民眾,他的副官卻說:

『先不要去救,貴族擁有這麼多領地,你哪有辦法救的完。這次我們在遠遠的地方將貴族的惡行錄下來,並廣為傳播,讓各地的民眾自己起來對抗腐敗貴族,這才是長久之計。』

萊因哈特聽從了這個『屠一城,降十城』的黑暗兵法,但是坐視數百萬人被屠殺,自己卻無任何作為的痛苦也不斷折磨他的內心。

Technorati : ,

2009/05/22

一鏡到底的影片

昨天看到 Philips 的螢幕廣告,那是個一鏡到底的短片。

我總覺得一鏡到底的影片非常神奇,不論是靠著事前的不斷演練、最後完美演出,或是利用剪輯的將影片修整的完美無瑕,那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相對於其他的一鏡到底影片,Philips 的這個廣告算是比較簡單的,但還是非常的棒:

為什麼說上面這個影片比較簡單呢?因為,你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影片用的都是假人,如果拍的不盡理想,再補拍一段也就是了。反正假人都放在那邊不會動,要剪輯、要接的完整都比較容易。話雖如此,整個運鏡還是讓人覺得很棒!

上面的 Youtube 影片比起原始的廣告還有一點不足,在 Philips 網頁上的影片還有導演說明,所以建議連到他們的網頁上再看一次。可以看得到他們怎麼拍、怎麼做後製的。

其實上網找一下,一鏡到底的影片還滿多的,比方說科幻影集 Battlestar Galactica Mini 開場的幾分鐘,就是一鏡到底:

還有,Stomp 在廚房的這一段也是一鏡到底:

Stomp 廚房的這一段有幾個拍到柱子的鏡頭,所以應該可以有一些剪接的空間。聽說這一段他們拍了一個星期才拍完,不知道是花比較多時間在演練上,或是花比較多時間在 NG 重拍?

我昨天上網找了一些資料,才知道原來上面三個影片雖然神奇,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部俄羅斯的影片『創世紀』(大陸翻譯為『俄羅斯方舟』),全片 80 多分鐘一鏡到底,一次拍完,完全沒有剪接。這完全是超乎我的想像之外了……:O

對『創世紀』有興趣的,可以看延伸閱讀中大陸網友的介紹,真是了不起的一部片子啊!!

延伸閱讀

Technorati :

2009/05/21

科學的浪漫 -- 關於鳥類

之前,進度大約是在原生動物時,阿簡講了一個關於星砂的笑話,請容許我將阿簡的那一段文字直接轉載過來吧,他說:

「一對情人在沙灘撿星砂,看流星」看似浪漫的事,在科學的眼鏡下,其實是「一對哺乳類在沙灘上撿有孔蟲的屍體,看太空飛來的灰塵摩擦大氣層

這就是科學的浪漫啊!!!

當初看到這一段真的快笑翻了,實在就像是在閱讀柳田理科雄的『空想科學大戰』與『空想科學讀本』一樣,有點殘忍 ─ 因為讓人夢碎,但實在很好笑!

前一陣子看鋼之鍊金術師第 21 集的時候,看到書末附的四格漫畫有一個關於鳥類的笑話,恰巧現在快要進入脊索動物門了,也就是說快介紹到鳥類的生活,所以這個四格漫畫剛好可以拿出來給大家看看。

話說,鳥類為了飛行,要想辦法將自己的體重降到最低,所以牠們的骨骼中空,但純粹的中空可能又讓骨頭太過脆弱,因此牠們骨骼間有一些類似蜂巢狀的結構,藉此在『強健骨骼』與『減輕體重』之間取得平衡。

除了骨骼中空,鳥類的肺也延伸成為一個很大的氣囊,目的也是為了減輕體重。還有,食物消化後的殘渣如果排放出來,也可以減少身體重量。所以,鳥類會隨時將肚子裡的便便排放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走路走到一半,頭上會被空投便便的原因:牠們沒辦法忍住便意。

家裡有養鳥的人對這個現象應該最清楚了,有時候把鳥放出來在房間內飛,結果牠到處便便,衣服上、櫃子上,到處都有。這不能怪牠們,因為長久以來的天擇壓力,促使鳥類演化出隨地大小便的習慣,沒辦法像貓、狗一樣靠人為訓練改變便便的習性。

動物學家勞倫茲在『所羅門王的指環』這本書就提到他爸爸有次將一群鵝帶到房間內開派對。幾十年過去了,地毯上的便便痕跡還是綠意昂然,見證當年派對的熱鬧非凡……:P

不過,因為人類祇能在地面上走跳,所以有許多人總是希望自己變成一隻小鳥,能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

21-090.png

Technorati : , ,

2009/05/18

美麗、會發光的螢光蕈類

前一陣子上到真菌界,跟學生說真菌界有黴菌、蕈類及酵母菌三大類生物。

提到蕈類,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香菇、杏鮑菇,以及怎麼進去,怎麼出來的金針菇。有些同學可能還會說有一些有毒的菇類啊!!

沒錯,我們在報章雜誌常會見到有人吃了有毒菇類而送醫急救的消息,不過蕈類除了『可吃』、『有毒不可吃』的分類之外,其實還有些蕈類是可以觀賞的!

什麼樣的蕈類可以觀賞呢?嗯,像是會熠熠生光的螢光蕈就是可以觀賞的蕈類啊!!:)

在台灣有數種螢光蕈,比較常見的是螢光小菇 (Mycena chlorophos,說是常見,但我是沒見過啦!),上網找的影片、圖片都是螢光小菇為主。

螢光小菇白天看起來就像一朵白色的菇類,很平常、沒什麼特色,但是到了晚上,發起光來可真是美麗。螢光小菇學名中的 Mycena 原意是『綠色的燈』,所以它的光與螢火蟲很像,都是綠色光,在夜晚中很容易被誤會為鬼火。

哪天你在野外看到綠色光芒時,先不用怕,仔細的看一下,如果是小小一點,會飛來飛去的,那應該是螢火蟲;如果是固定不動的,那應該是螢光菇。

『如果是大大一ㄊㄨㄛˊ,還會追著人跑的呢?』

嗯,那你就叫救命吧!願上帝保佑你,阿門!XD

螢光小菇的表面濕滑,孢子沒辦法直接飛散出去,因此牠可能是靠著『被其他生物吃掉』這樣的方式來傳播孢子。

在螢光小菇生長的區域,有蛞蝓及昆蟲會以螢光小菇為食,所以有人認為牠的發光是要吸引這些昆蟲來吃牠,順便幫牠傳播孢子,不過目前並不是非常確定,有興趣的話,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延伸閱讀

Technorati : , , ,

2009/05/13

讓 Youtube 影片從特定時間開始播放

昨天在找鐵線蟲的影片,發現 Youtube 上有個三立新聞製作的短片對鐵線蟲生活史做了不錯的介紹,所以就想要拿這個影片給學生看看。

但是有個問題,就是影片長達 3 分 39 秒,可是前面的 1 分 28 秒是在介紹寬腹螳螂,後面才是介紹鐵線蟲。如果要給學生看的話,最好是能直接跳到鐵線蟲的部份才好,不必要的部份就跳過。

剛好 Youtube 在前一陣子開放了影片從特定時間開始播放的功能,所以我就可以將不重要的部份跳過啦。

Youtube 影片跳至特定時間的兩種方式

我們在分享 Youtube 影片時,常有兩種方法:

  1. 貼上影片網址,觀看者點選網址後,連結到 Youtube 網站觀看影片
  2. 將影片內嵌到部落格中,觀看者不需要連到 Youtube,在部落格中就可以看到影片。

針對這兩種不同的分享方法,跳到特定時間點的方式也不一樣。

連結到 Youtube 網站觀看影片

我們先看看 Youtube 影片的網址的一般模樣,以我找到的鐵線蟲影片而言,它的網址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Q9lCvUSpE0

要讓影片從特定時間,比方說從 1 分 28 秒處開始播放,祇要在網址的最後方加入 #t=1m28s即可。也就是說在 Youtube 的網址最後方加上一個 #t=再加上要開始播放的分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Q9lCvUSpE0#t=1m28s

如果將分秒換算成秒數也是可以的。比方說 1 分 28 秒等於是 88 秒,所以在網址最後方加上 #t=88s也可以達成相同的結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Q9lCvUSpE0#t=88s

我將兩種結果都列出來,大家可以試著點選看看是不是能從特定的時間播放!:)

將影片內嵌到部落格中

前面提到可以在網址最後方加上 #t=時間 來將影片跳到特定時間播放,但是在內嵌 Youtube 影片時用的方法又不太一樣。

要內嵌 Youtube 影片到部落格時,要在網址最後方加上 &start=時間(一定要換算成為秒數,而且因為輸入的數字一定是秒數,所以就不需要再加 s 了。)

比方說,我要將前面提到的鐵線蟲影片內嵌到部落格來,我從 Youtube 拿到的指令如下:

<object width="480" height="385">
<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4Q9lCvUSpE0&hl=zh_TW&fs=1"></param>
<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param>
<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
<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4Q9lCvUSpE0&hl=zh_TW&fs=1"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idth="480" height="385"></embed>
</object>

有顏色標記起來的部份就是影片網址,與直接播放的網址有點不太一樣。要跳到第 88 秒處開始播放的話,兩個地方都需要加上 &start=88(有沒有看到,88 的後方沒有再加上 s) 的標註:

<object width="480" height="385">
<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4Q9lCvUSpE0&hl=zh_TW&fs=1&start=88"></param>
<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param>
<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
<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4Q9lCvUSpE0&hl=zh_TW&fs=1&start=88"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idth="480" height="385"></embed>
</object>

其結果就如下方影片嘍:

有了 Youtube 提供的播放指令,我們可以指定要開始播放的部份,再也不用擔心影片前段有不相干的內容了。所以這是一個很常用的指令,值得記下來喔!!: )

Technorati : ,

2009/05/10

*大驚* 我什麼時候吃到一隻蛞蝓?!

去年八月我媽媽檢查出直腸癌第三期

醫生動手術將我媽的腸子切掉 20 多公分,雖然最後保留了肛門,但因為直腸生病,還不能讓食物殘渣通過,目前是暫時在肚皮上做一個小腸的開口,讓食物殘渣從這個開口排出來,掉進外接的一個塑膠袋中。

所以吃完飯後不久我們就會聽到我媽媽腸子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然後看到沒消化完的食物殘渣緩緩地從小腸造口排出來。

前幾天,我媽媽又聽到咕嚕咕嚕聲,但這次有點不一樣,除了咕嚕咕嚕外,我媽媽竟然聽到還有『咔咔咔』的聲音!

低頭一看,發現有隻蛞蝓正努力的想要從小腸造口爬出來!!

『天啊!!我什麼時候吃到一隻蛞蝓?而且還是活的!!』我媽嚇壞了!

我爸、我媽小心奕奕的將這隻蛞蝓抓起來,將牠看個清楚,結果,是一塊沒咬斷的香菇!!XD

那天早上我媽媽比較急,飯扒了兩口就做其他事去了,沒有好好的細嚼慢嚥,所以這塊香菇就這樣完完整整的進去,又原原本本的出來,嚇的我媽差點喊救命!!

所以,這件事告訴我們,吃飯要細嚼慢嚥喔!!;)

ps1: 今天是母親節,希望我媽一輩子快樂!也希望天下母親都能開心快樂!

ps2: 下星期一我媽媽要再動第二次刀將小腸與大腸接好,希望手術順利,以後就不會再被香菇嚇到了!!:D

2009/05/04

類比教學模式

前一篇文章:『膜狀構造有什麼重要性?』我利用類比方式,把原始住宅跟原核生物做了一個類比,讓學生對於原核生物的缺點能有一些瞭解。

我滿喜歡用類比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我想這比讓學生死背課本內容有意思些!!:)

比方說講到環節動物門、節肢動物門的體節分工,就讓學生設計他們自己的百貨公司樓層功能!!:) 藉著百貨公司樓層功能不同來類比生物的體節分工。

不過,分工這個概念在國一生物中有很多地方有提到。依據不同的課程內容,我會做一些教學上的調整,也不盡然就都是用類比的方式來教學。

像講到細胞間的分工合作時,我就喜歡直接用胃來說明:『哎啊,胃會分泌胃酸殺菌,那會不會傷害到自己咧?當然是會啊!所以胃有負責分泌胃酸殺死細菌的細胞也就要有負責保護自己不受胃酸傷害的細胞……』這時就沒用上類比了。

但不論有沒有用上類比,總是要想辦法把學生唬的一楞一楞的,看到學生被我唬的嘴巴開開的是我的樂趣啊!!:)

我的類比教學設計 (已經寫成文章的部份):

  1. 辦一場曲水流觴宴
  2. 體循環與肺循環
  3. 膜狀構造有什麼重要性?

附註:

這篇文章是剛剛在意識型態咖啡做的回應,順手轉回自己的 blog 放著!:)

Technorati : , , , , ,

2009/05/01

膜狀胞器有什麼重要性?

這一陣子教到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提到原核生物缺乏所有的膜狀胞器,而真核生物具有細胞核、粒線體、葉綠體等膜狀胞器。

不過,為什麼真核生物要有這些膜狀胞器呢?這些構造對真核生物有什麼影響?原核生物缺乏膜狀胞器還不是活的好好的?

ㄟ,講到這個之前,我們先岔個題,討論一下原始的房子。

住宅的規畫

如果有看過 Discovery 節目的人,可能會發現一些原始部落的住屋規劃的很簡單。在房子的圍牆之內,基本上是毫無長物,也無隔間,大家吃飯、睡覺,甚至解決人生三急,都是混雜在一起。

這樣的生活方式有時候會有一些不便利的地方,比方說有人在睡覺休息時,可能旁邊大家玩的正開心,結果想休息的人就被吵的受不了。或是發生更慘的狀況……且讓我們看看示意圖

是的,當有人拉肚子的時候,那個聲音以及味道,可能會讓旁邊吃東西的人完全沒胃口,睡覺的人也可能被臭醒。

上面所提的房子是簡陋了點,所以,開始有人加以改造,希望將各種不同的活動都區分開來。人們想到的方式是利用牆壁做隔間,將屋子畫分為一小塊一小塊的空間,每個空間內可以獨立進行活動,如下圖:

利用隔間,各式的活動可以同時進行,可是又不會彼此影響,是一個比較好的安排。

如上述的圖,上洗手間的人即使拉肚子拉的浠瀝嘩啦,因為有隔間的關係,其他人可能不太會聽到聲音、聞到味道,所以在客廳、餐廳的人還可以吃飯吃的很開心,看電視看的很愉快。想休息的人也不會因為有人看電視而受到打擾睡不著。

因此隔間讓大家可以做自己的事情而不受別人影響。在細胞也是如此。

膜狀胞器讓細胞內反應不受干擾

原核生物因為缺乏膜狀胞器,所以它們體內的各項反應都在細胞質中完成。這些反應彼此之間可能會相互影響,所以原核生物的一些反應效率較差。

另外,因為缺乏膜狀胞器,因此最重要的 DNA 因為沒有細胞核保護,整個就浮在細胞質中晃啊晃,比較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而破壞 DNA 的完整性。

真核生物就不一樣了。

真核生物有許多的小構造 (胞器),在胞器的外面有一層膜將胞器包圍起來,讓胞器與外面的細胞質區隔開來,就像是現代住宅裡的小隔間一樣。

這些具有薄膜的胞器 (稱為膜狀胞器或膜狀胞器) 可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在小隔間裡進行一些重要的化學反應。比方說在粒線體進行呼吸作用;而 (植物的)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不與粒線體正在執行的呼吸作用相互干擾。

所以,有膜狀胞器的生物是比較有效率的,這也是為什麼除了原核生物外的其他生物都會具有膜狀胞器的原因了。

Technorati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