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問我學習方法,我覺得她很認真,但是比較少將習得的知識做比較,『比較』的過程我們將知識進行加工、編碼,經過編碼後的內容比較容易進入長期記憶區。
比較的方法,一開始當然是正經八百的比較,比方說:
- 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比較?各有什麼優缺點?兩者有何相似性?有何相異處?
- 中法戰爭與甲午戰爭有何異同?各造成什麼影響?
- 田園詩人陶淵明與孟浩然的比較?
- 布魯姆(Bloom) 認知階層新版與舊版的比較?
正經的比較完,就可以玩點不同的花樣。
出題目折磨自己
- 名字中有『孟』字的比較,如孟子與孟浩然的比較?
- 三個字的名詞的比較: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這個例子其實舉的不太好……因為這些詞是同一章節的內容)
- 超過三個階層的理論比較?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有五個階層) v.s. 布魯姆舊版認知層級 (六個階層)?
再來就可以玩更大一點了,比方說針對某個主題進行比較分析,或是跨科整合所學:
- 主題式比較:閃電對生物有什麼重要性?
- 跨科比較:閃電對生物世界是很重要的,但閃電的成因為何? (生物 & 理化)
- 跨科比較:生物對比色與美術課伊登十二色相環的對比色差異?(生物 & 美術)
- 跨科比較:理化課中波的振動與音樂課音階高低的關係?(理化 & 音樂)
- 跨科比較:石油是生物的化石,那麼為什麼遍地沙漠、沒有什麼生物存在的中東地區竟然是石油大國?(生物 & 地理)
- 跨科比較: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包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兩河流域) 看起來不怎麼樣啊,為什麼稱為肥沃月灣?(生物 & 地理)
這樣玩,一方面是給自己一些壓力,讓自己想一些有創意的比較方式;一方面也很有趣,所以我以前自己玩的不亦樂乎,很多內容經過這樣比較之後記得又牢又久。
有興趣的人可以玩玩看,自己給自己出題,滿有趣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