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台中市科展最後一天報名期限。
下午, 201 的朱盈亞,與他唸 213 的雙胞胎哥哥朱盈安就一直來找楊主任 (楊主任今年有教 201 理化),想要說服楊主任讓他們參加今年台中市科展。
『呣,你們先跟幾個辦公室的老師解釋一下你們的實驗吧!如果可以就幫你們報名。』
[@more@]
聽了這話,朱盈亞到外面搬了一根長木棍,以及一堆機絲進來,擺好如下的裝置:
在木棍的兩端鎖上勾子,將長棉線掛到勾子上,並在棉線的兩端綁上鉛錘,使綿線出現張力,繃成一直線。棉線上掛兩個鐘擺,其線段長度 (X 與 Y) 可以調整,兩個鐘擺之間的距離也可以調整 (上圖 Z)。
引起他們研究的動機在於,課本中提到兩個鐘擺的擺動頻率相同,且二者距離近時,擺動其中一個鐘擺,會使另一個隨之擺動,這稱為共振。
朱盈亞、朱盈安他們想研究,如果兩個鐘擺的頻率有一點點小小的差異,是否還能夠引起共振?差異要到達多大,共振現象才會消失? 另外,兩個鐘擺之間距離要靠多近才會出現共振現象?
所以他們設計這樣的裝置來測試自己的想法。
他們發現,在他們的裝置中,X-Y 的值小於 3 公分時,兩個鐘擺可以發生共振現象。所以他們認為,其實頻率不一定要一樣仍然可有共振現象出現。
其次,他們發現兩個鐘擺可以離開一公尺仍有共振現象,再遠一些共振現象就消失。
第三個,他們還發現當最旁邊的鉛錘量減少,繩子的張力較少時,有助共振現象的產生。
前兩個結論聽了都還覺得能接受,但第三個結論一聽就覺得不對勁。
比方說,我們小時候拿養樂多空瓶,底下接條線做傳聲筒,如果線的張力不夠,波沒有辦法傳遞到另一個養樂多空瓶中。所以要當傳聲筒時,必需將線拉緊,讓聲波可以傳遞過去,讓另一端的朋友可以聽到聲音。
楊主任也是聽到第三點的時候提出疑問:『我想,你們做出來的恐怕不是共振,而是共同擺動。因為你們沒將棉線拉緊,所以當其中一個鐘擺開始擺動,會拉著棉線一起前後晃動,結果帶動另一個鐘擺一起擺動。這不稱為共振,這祇是因為鐘擺被棉線拉著擺動而已。』
兩兄弟拿出以前做的數據,想要說服大家,並且要在大家面前重現實驗結果。兩個人忙啊忙,一點也沒打算要回家吃晚餐 (那時已經晚上七點了,後來是慧君把她的餅干給他們兩人,再給一人一個便當。)。我常見到朱盈亞,朱盈安是第一次見到,但看到他們兩人如此努力,對他們實在非常喜歡與佩服。
老實說,從他們兄弟的第三項實驗結果來看,這整個實驗都錯的可能性頗大,但光是看到他們的努力,與創新的精神,我就覺得這兩兄弟真是了不起。自己以前上課聽到這邊時,就『喔,有這回事』就過去了。但他們兩人會想要實際試驗看看,而且自己想了這麼精巧的裝置來進行試驗,光這兩點,就讓我們辦公室一堆老師對他們兩人佩服的不得了。
我想,這樣的學生去參加科展才是對的。
現在的科展,美其名是中小學生做出來的結果,但看論文格式,實驗內容,實在很難想像那是中小學生自己的結果。我總是猜想:『那根本就是指導老師碩士論文中的一部份吧?如果中小學生就能用正確的格式寫論文,那我們研究所時大家被教授釘的半死,還常常有人在台上哭是怎樣?』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面的人要求每年要有科展,每個學校都要報成果出去,所以老師們祇好配合做假。這樣的科展,祇是勞民傷財,教導學生怎麼從小學會騙人的方法,一點實質效用都沒有。
朱盈亞、朱盈安他們的研究或許是失敗了,拿出去也跟別校成果無法比較,但我覺得,這是他們兩人確實的研究,從頭到尾都是自己想要去研究、自己設計、自己實驗,就算結果是失敗的,但他們的科學精神卻是真的。
可惜,現在的科展卻大多不是如此。現在的科展,美其名是科展,實際上祇是『欺騙技術大展』,簡稱『欺展』,音似『悽慘』!
Technorati : 共振, 實驗方法, 實驗設計, 科學展覽, 科展, 鐘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