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27

Nightwish & 陰陽座

這一陣子要幫潤玲的植物簡介影片配樂,所以將手上有的一些 CD 重聽了一次。

聽到 Nightwish & 陰陽座的音樂,啊,好懷念啊!!我上一次聽是 2005 年的事了呢!!那時可是整天放著他們的音樂啊!!

這些音樂我覺得很棒,但恐怕潤玲再做一百支影片,我也沒機會用到這些音樂!!XD所以上 Youtube 找了一些 Nightwish & 陰陽座的音樂影片,放在這邊讓有興趣的人聽聽!!:)

[@more@]

Nightwish 是芬蘭的樂團,團員均出身自古典音樂學院。他們的音樂取材自北歐神話,再由女主唱以聲樂演唱方式唱出歌曲,相當特別、動聽。

Nightwish -- Sleeping Sun (取自 1999 Sleeping Sun 專輯)

Nightwish -- Nemo (取自 2004 Once 專輯)

Nightwish -- Wish I Had An Angel (取自 2004 Once 專輯)

相對於 Nightwish 將北歐神話融入音樂之中,日本的陰陽座將日本傳統能劇元素融入音樂之中,創作出具有傳統風情的現代音樂。這兩個樂團在音樂的創新方式為他們帶來成功。底下是陰陽座的音樂:

陰陽座 -- 組曲義經-惡忌判官

陰陽座 -- 甲賀忍法帖

陰陽座 -- 睡

Technorati : , ,

2007/04/23

以達爾文天擇說解釋教師甄試現象

最近教師甄試越來越競爭,考上教師甄試的老師中,大學畢業的比例逐漸降低,研究所畢業的越來越多。

比方說近三年來進來向上的四個生物老師 (慧君、我、章儀、佳穎) 全都碩士畢業。

請以達爾文天擇說來解釋這個現象。

偷看答案:

2007/04/21

Yes!! 這才叫做科展!!

昨天是台中市科展最後一天報名期限。

下午, 201 的朱盈亞,與他唸 213 的雙胞胎哥哥朱盈安就一直來找楊主任 (楊主任今年有教 201 理化),想要說服楊主任讓他們參加今年台中市科展。

『呣,你們先跟幾個辦公室的老師解釋一下你們的實驗吧!如果可以就幫你們報名。』

[@more@]

聽了這話,朱盈亞到外面搬了一根長木棍,以及一堆機絲進來,擺好如下的裝置:

在木棍的兩端鎖上勾子,將長棉線掛到勾子上,並在棉線的兩端綁上鉛錘,使綿線出現張力,繃成一直線。棉線上掛兩個鐘擺,其線段長度 (X 與 Y) 可以調整,兩個鐘擺之間的距離也可以調整 (上圖 Z)。

引起他們研究的動機在於,課本中提到兩個鐘擺的擺動頻率相同,且二者距離近時,擺動其中一個鐘擺,會使另一個隨之擺動,這稱為共振。

朱盈亞、朱盈安他們想研究,如果兩個鐘擺的頻率有一點點小小的差異,是否還能夠引起共振?差異要到達多大,共振現象才會消失? 另外,兩個鐘擺之間距離要靠多近才會出現共振現象?

所以他們設計這樣的裝置來測試自己的想法。

他們發現,在他們的裝置中,X-Y 的值小於 3 公分時,兩個鐘擺可以發生共振現象。所以他們認為,其實頻率不一定要一樣仍然可有共振現象出現。

其次,他們發現兩個鐘擺可以離開一公尺仍有共振現象,再遠一些共振現象就消失。

第三個,他們還發現當最旁邊的鉛錘量減少,繩子的張力較少時,有助共振現象的產生。

前兩個結論聽了都還覺得能接受,但第三個結論一聽就覺得不對勁。

比方說,我們小時候拿養樂多空瓶,底下接條線做傳聲筒,如果線的張力不夠,波沒有辦法傳遞到另一個養樂多空瓶中。所以要當傳聲筒時,必需將線拉緊,讓聲波可以傳遞過去,讓另一端的朋友可以聽到聲音。

楊主任也是聽到第三點的時候提出疑問:『我想,你們做出來的恐怕不是共振,而是共同擺動。因為你們沒將棉線拉緊,所以當其中一個鐘擺開始擺動,會拉著棉線一起前後晃動,結果帶動另一個鐘擺一起擺動。這不稱為共振,這祇是因為鐘擺被棉線拉著擺動而已。』

兩兄弟拿出以前做的數據,想要說服大家,並且要在大家面前重現實驗結果。兩個人忙啊忙,一點也沒打算要回家吃晚餐 (那時已經晚上七點了,後來是慧君把她的餅干給他們兩人,再給一人一個便當。)。我常見到朱盈亞,朱盈安是第一次見到,但看到他們兩人如此努力,對他們實在非常喜歡與佩服。

老實說,從他們兄弟的第三項實驗結果來看,這整個實驗都錯的可能性頗大,但光是看到他們的努力,與創新的精神,我就覺得這兩兄弟真是了不起。自己以前上課聽到這邊時,就『喔,有這回事』就過去了。但他們兩人會想要實際試驗看看,而且自己想了這麼精巧的裝置來進行試驗,光這兩點,就讓我們辦公室一堆老師對他們兩人佩服的不得了。

我想,這樣的學生去參加科展才是對的。

現在的科展,美其名是中小學生做出來的結果,但看論文格式,實驗內容,實在很難想像那是中小學生自己的結果。我總是猜想:『那根本就是指導老師碩士論文中的一部份吧?如果中小學生就能用正確的格式寫論文,那我們研究所時大家被教授釘的半死,還常常有人在台上哭是怎樣?』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面的人要求每年要有科展,每個學校都要報成果出去,所以老師們祇好配合做假。這樣的科展,祇是勞民傷財,教導學生怎麼從小學會騙人的方法,一點實質效用都沒有。

朱盈亞、朱盈安他們的研究或許是失敗了,拿出去也跟別校成果無法比較,但我覺得,這是他們兩人確實的研究,從頭到尾都是自己想要去研究、自己設計、自己實驗,就算結果是失敗的,但他們的科學精神卻是真的。

可惜,現在的科展卻大多不是如此。現在的科展,美其名是科展,實際上祇是『欺騙技術大展』,簡稱『欺展』,音似『悽慘』!

Technorati : , , , , ,

2007/04/19

[轉載] 除了送信,鴿子也會迷信

原文發表於 http://readforjoy.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_18.html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除了送信,鴿子也會迷信  

由於電視新聞內容的重複性高,有時也摻雜不少沒營養的畫面,於是有時候就會邊看書邊聽電視新聞。
過年邊看新聞時,邊看著哈佛經濟學教授 Terry Burnham 寫的《不理性也能賺錢Mean Markets and Lizard Brains》(臉譜出版),讀到了以前心理學教科書不曾提過的有趣實驗。

[@more@]

史金納(S.F. Skinner)有個著名的實驗,創造了他所謂的「迷信」鴿子。這項實驗涉及定時餵鴿子;在史金納的多項實驗中,會獎勵鴿子的特定行為,藉由這些強化 (enforcement),他的鴿子會玩乒乓球,甚至俯衝投彈。但在「迷信實驗」中,史金納只是單純餵鴿子,而不試圖藉此強化任何特定行為。事實上,他「按時餵食,不管鴿子有任何行為。」

實驗結果創造了他所謂的「迷信」鴿子。雖然食物定時出現,鴿子仍試圖理解前因後果(當然,牠們不是真的試圖理解因果;鴿子腦很小,腦皮質更小)。但牠們確實改變了行為,而且改變方向似乎頗為理性。鴿子往往會複製自己在食物出現前的程序。史金納寫道:

有隻鴿子習慣逆時針方向繞著籠子轉,在兩次強化(餵食)之間轉兩到三圈。另一隻鴿子重複用頭去頂籠子上方。第三隻養成一種「猛抬頭」的反應,好像要用牠的頭重複抬起一根隱形桿子。還有兩隻鳥發展出一種搖擺動作,頭向前伸,身子先急速從右轉到左,再以較慢動作轉回來。

這些鴿子有典型的「刺激反應」(stimulus response)。牠們複製導致善果的行為,避免導致惡果的行為。實際結果頗為奇妙,每隻鴿子發展出自己的迷信行為。這些迷信鴿子很瘋狂,因為牠們最後得到的結果並未受到牠們的行為影響,但這些小腦袋動物仍然在實驗的瘋狂世界中尋找模式。史金納教授下了結論:

這項實驗可以說明了有迷信的存在。鴿子表現得好像牠的行為與食物的出現有因果關係,雖然這種關係並不存在。

人類肯定比鴿子聰明多了?是的,就我們有很大的前額葉皮質區而言,確實比鴿子聰明得多。但除了前額葉皮質區,理性思考在蜥蜴腦並不發達。人類腦部構造和其他動物腦部同源部分差不多,當中甚至有些可能被我們稱為相當原始的動物。在人類決策過程中,蜥蜴腦是個活躍的參與者,儘管通常很沈默。(《不理性也能賺錢》頁39)

然後我聽到電視新聞隱隱約約傳來某人因為之前在某地宣布參選時都選上,這次特別跑到那宣布參選。

ps: 今天七點多下班,回到家八點,一個不小心就睡死了。到三點睡不著,爬起來看文章,發現這一篇文章相當有趣。勞倫茲 (Konrad Lorenz) 在『所羅門王的指環』中提到,他常常覺得某些動物的動作很好笑,這不是在笑那些動物笨拙,而是想到牠與我們人類的動作相當類似。看到這篇文章中提到的迷信鴿子,我想,原來我們與其他動物的關係這麼密切。

Technorati : , , , , , , ,

2007/04/17

我們的教務處應該改名字

昨天到國小去招生,每個老師到一個國小班級向六年級的學生說明向上國中的好處,希望這些同學以後也能夠到向上就讀。說明的時間是 7:50-8:20,共半個小時。

我分配到的班級在三樓。講完後下來,遇到正在等校車接送的盈如老師,我走過去跟她說:『太感謝妳們來向上了,讓我可以拿來說嘴!!』

[@more@]

我到班上去的時候,跟同學說:『今年的大學基測,向上國中畢業的校友有兩個人考滿分喔!!全台灣才 68 個人考滿分,我們學校畢業同學就佔了兩個。所以你們來到向上的話,可以認識許多優秀的學長姐喔。』

『學長姐很優秀,那老師好不好呢?跟你們說,我們學校的老師很多都很年輕,像我這樣在我們學校已經算是老頭子了 (全班學生哇一大聲!!XD )。年輕老師多,大家就都會很有活力喔!!』

『可是,年輕老師會不會教的就比較差一點?因為年輕老師經驗比較不豐富嘛!!可是不會喔,我們這些年輕老師還是很棒的。大家有沒有聽過流浪教師?』

大約一半的學生點一下頭:『有!』

『那你們知不知道台灣有多少流浪教師?』

『不知道,祇知道好像很多。』

『對,台灣有很多人因為考不到老師,所以祇好很辛苦的再繼續努力準備。可是我跟你們說,去年台中市的教師甄試,好多科的榜首都到我們學校來了。國文科榜首黃可昕老師在我們學校,生物科榜首呂佳穎老師在我們學校,理化科榜首陳怡尹老師在我們學校,歷史科榜首陳盈如老師在我們學校,地理科榜首顏至瑩老師在我們學校,體育科榜首康立群老師也在我們學校。所以,我們學校除了學長姐很優秀之外,我們的老師也是很優秀的喔!!』

有幾個同學聽的嘴巴開開的,我最喜歡這種學生被我唬的一楞一楞的的感覺了!!XD

所以我一下來,看到盈如老師,馬上過去感謝她。

在一旁聽到的意青說:『我剛剛在上面都不太知道要說什麼耶,我好羨慕你這麼會唬爛。有些人就是天生唬爛功力很強,我好想學。』

『XD 妳這樣講讓我接不下去耶!!是要感謝妳的慧眼獨具,還是要鬱卒說我都是講實話,結果被人家說是在唬爛?XD 不過,我還沒有鈺雰組長厲害啦!!妳看一些家長怒氣沖沖的來到學校,結果鈺雰組長都能安撫的很好,這我就不會了!!所以她超會講的,妳看鈺雰組長也還沒下來啊!!真是功力一把罩。』

『還有,潤玲也是很厲害啊!!她對學生超有辦法的!!總是讓學生服服貼貼。剛剛要上去之前,潤玲還在講說不知道要說些什麼,結果所有人都下來了,她一個人還在上面唬小孩!!可惜慧君沒來,要不然功力更高強!!:)』

等了老半天,鈺雰組長、潤玲才與輔導室的逸峰組長一起走下來。最晚下來的四個人,教務處佔了三個。一個比一個天生唬爛功力高強!!

所以,教務處應該改名為『天生唬爛處』,才符合事實!!;)

2007/04/08

教甄百寶箱:凱琹試教記錄

我常鼓勵實習老師多多找時間試教,祇要我有時間,我一定會到場觀看,順便給一些建議。

他們總是很客氣,覺得是給我們帶來麻煩,但其實是我自己很喜歡看實習老師的試教,每每可以刺激自己的教學,從實習老師身上偷一些想法。

[@more@]

當了正式教師之後,不太有機會觀摩其他老師的教學。每個老師的課室就是他 / 她的領域,有自己的律法,已與學生建立起默契,他人不容易進入這個小小的王國之中。

但不觀摩他人的教學,新手教師光依自己摸索,進步的幅度有限。所以我就將腦筋動到實習教師的身上。實習教師雖然不像資深教師具有許多的教學經驗,但我可以從他們的身上多學一些想法,一些活潑的教學方式;而我也可以給他們一些教學上的建議。

咳咳,這就叫做各取所需。XD

底下就是實習教師凱琹的試教記錄,感謝她允許我將這個影片記錄放到網路上。我的想法是,大家可以藉由觀摩他人的教學記錄,刺激彼此的教學知能成長,這對自己、對學生都是件好事。另外,實習老師觀看他人的試教,也對教師甄試有所助益。所以,我們來看看凱琹的教學有什麼優缺點吧!!

從影片記錄可以看出凱琹的教學是非常活潑的。

這似乎是我所見過的英文科實習教師的共同優點。私下問過她們,她們都有到長頸鹿美語、何嘉仁美語等語文學習機構教學的經驗,所以都會將這些機構的教學方式帶入自己的教學之中。因此每次都能讓我從她們身上偷到一些教學的技巧。

此外,大體來說,凱琹的板書相當的工整。雖然在 00:47 的時候有一些差錯,但整體而言,她的板書相當棒。

不過,凱琹的試教還有一些可以改進的部份,她的缺點:

  1. 進入課室時,引起動機部份口說速度過快。這將造成學生緊張或是聽不懂的狀況,致使未能達到引起動機的目的。
     
  2. 複習時間太長。
     
    15 分鐘的試教,凱琹花了 5 分鐘的時間進行舊有課程的複習, 這樣的安排使的整體試教的平衡性較差 (我將聯結舊有經驗的部份剪掉一大部份,以符合 Youtube 上傳影片長度祇能 10 分鐘的限制)。
     
    一般來說,十分鐘的試教可以這樣安排試教:
    30 秒引起動機 (進行班級經營、問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回答……)
    1~2 分鐘複習前一節課的課程 (聯結舊有經驗)
    6-7 分鐘進行課程教學,直至第一次鈴響
    第一次鈴響後,把握僅剩的一分鐘,開始複習本次授課內容,交待課後作業,沒辦法在鐘響的同時結束試教,也要控制在鈴響前五秒鐘內結束。不可超過時間,也不要太早結束。
     
    15 分鐘的試教,聯結舊有經驗及複習本次授課內容這兩部份都可以加長一分鐘,而教學過程可以比 10 分鐘的試教多 3 分鐘。
     
    因此,15 分鐘的試教可以安排:
    30 秒引起動機,
    2-3 分鐘聯結舊有經驗,
    9-10 分鐘課程教學,
    2 分鐘複習及安排課後作業。

    而凱琹在聯結舊有經驗的部份花了 5 分鐘以上的時間,相對的壓縮了課程教學的時間,因此不是一個良好的時程安排模式。如果這是一節 45 分鐘的課程,我們當然可以花 5 分鐘來複習之前的授課內容;但是 15 分鐘的試教就不宜花這麼多時間在複習之上了。
     
  3. 00:47 的時候,凱琹將黑板上書寫的內容擦掉重新撰寫,這不是好現象。
     
    試教的時間不長,應該將黑板的使用做最好的安排,在 15 分鐘之內剛好將黑板完全寫滿,不要浪費時間在擦黑板之上。尤其才剛開始沒多久就將板書擦掉,會給評審一種:『未經深思熟慮就將內容寫到黑板上』的印象。
     
    有一次教學觀摩時,慧君建議老師們在備課時可以將 A4 紙折成三或四等分,這樣每一等份的長寬比例就有些類似黑板,備課時可以在這張紙上書寫,安排上課時板書的內容與位置,這樣就可以將板書做最有效的利用。不會寫了一堆不需要的字,又要花很多時間擦掉黑板。
     
    因為寫板書的時候不太容易看到學生的狀況,也就是學生最愛搞鬼的時候,因此事先做安排,可以讓板書的書寫達到最有效率的程度,除了對教學有助益之外,對於學習環境的維持也有相當的幫助。
     
  4. 在影片的 05:02 秒處,凱琹跑到評審人員的背後。在課室教學時這樣是非常有趣的,可以與同學建立起感情。但是在試教時就不是很妥當的做法了。
     
    因為評審人員通常埋頭書寫評鑑表,很少抬頭看試教者的教學。因此這樣具侵入性的舉動可能會嚇到評審者,還是少做為妙。

ps: 凱琹另一次教學記錄請看:強健的骨架撐起一片天

ps2: 影片結束的很奇怪,好像還在講話就被切掉了。因為 DV 帶用完了。真是不好意思。

看文字描述不過癮?請看教學影片:

Technorati : , , , , , , , , , , , ,
Del.icio.us : , , , , , , , , , , , ,

教育的未來 (Did you know?)

我們生在十倍速的時代,紐約時報一週所刊載的資訊量,比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所能接觸到的資訊量還要多。

在這個十倍速時代,大學生讀到大三時,他在大一、大二所讀的知識就已經過時。

這不祇是一個與自己學習速度競爭的時代,也是與他國人民競爭的時代。如果將美國所有的工作都外包到中國大陸,中國還是有勞工過剩的問題。中國智商排前四分之一的人口,比整個北美洲的人口還多。

面對中國與印度這兩大國家的崛起,我們該如何面對呢?這一代年輕人的競爭壓力不祇來自於身邊的同儕,更多是來自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未來可期的競爭壓力,我們所能提出的因應方式是:

『沒有壓力、沒有挫折、快樂學習、快樂成長』這種弱智化的學習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