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1

0301 酵素的作用

生物體內有許多代謝作用要隨時進行著,但這些作用並不會自己發生,它們需要酵素的幫忙,才能讓代謝作用進行。酵素是一種蛋白質,能促進代謝作用進行,但自己沒有參與反應,有了酵素的存在,體內代謝作用才能夠完成。

酵素既然是一種蛋白質,則會影響蛋白質的因素,如溫度、酸鹼值都會影響到酵素作用的效率。

2018/10/20

擴散作用與滲透作用

在前一次說明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方式時,曾提到 O2、CO2 以及小部份的 H2O 可以直接穿透細胞膜,自由進出細胞膜,但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在講解小分子可以自由進出細胞膜時在影片中埋了一個小小的梗?

仔細看一下,你可以發現我在細胞膜內外畫的 O2、CO2 以及 H2O 數量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有擴散作用存在。

擴散作用是分子會從濃度高的地方往濃度低的地方移動,而且完全自然發生,不需要有外力的介入。以 O2 來做例子,因為有擴散作用,所以如果細胞外的 O2 濃度比較高,這些 O2 分子就會自動的往濃度比較低的細胞內部移動,直到兩邊的濃度完全相同。

因為有擴散作用存在,所以如果教室後面有同學要偷吃泡麵,香味終究會飄到教室前面,而讓老師抓到有人偷吃泡麵 (註一)。

好,那滲透作用又是怎麼一回事?嗯,滲透作用是水擴散通過細胞膜的過程,所以祇是擴散作用的一種。

註一: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擴散作用其實很慢很慢,香味飄到教室前面靠的是氣體對流而不是擴散作用。但是對流要到國二才會學到,目前先這麼說。

註二:『已經知道錯了還這樣教學生?你這老師太不適任了吧?』

不是這樣的,就像國小教學生生物分為動物與植物兩大類,但這明顯有錯啊,怎麼還這樣教?因為學生還沒準備好要學原核生物、原生生物、菌物這些差異,我們在國小階段就先用一個簡單的分類教學生,之後到了國中再修正之前過於簡化的概念,整個求學階段都要不斷進行『簡化 ==> 修正並精緻化』這套動作。

開學第一天我就會跟學生說國小教生物有動、植物兩大類,國中教生物分為五大界,高中、大學都還會修正,『你們對學習的內容要保持修正,現在這麼教是因為你們的大腦發育階段能理解這樣的內容,但其實我們教的都還不是正確的內容。就算我今天拿最新的研究,用目前最正確的知識來教你,過幾年科學有了新發現後就又可能被推翻了,科學是不斷推翻以前研究而獲得進步的,所以你們要隨時修正自己的知識,不要以為今天學的知識就永遠是對的。』

物質進出細胞膜的方式

上一次提到細胞胞器時有提到細胞膜像是機器人的外殼一樣,可以控制要讓哪些物質進到體外,哪些則要擋在細胞體外,但細胞膜是怎麼辦到的?

這與細胞膜的構造有關。

細胞膜是由磷脂質構成的雙層構造,上面鑲有一些蛋白質、醣類,膜上的小縫隙可以讓一些小物質直接通過 (不過有例外,有些小東西還是被擋住),中型的物質就得靠著鑲在細胞膜上面的蛋白質幫忙才能進出細胞膜了;但是靠蛋白質拉一把這一招到了大型物質就完全行不通,面對大型物質,細胞膜上的蛋白質也是愛莫能助啊。

2018/10/18

用夾鍊袋做唾液實驗

昨天用 2 號夾鍊袋取代試管做唾液實驗,這不是我的創新,是綜合阿簡多年前的幾個唾液實驗組合起來的小實驗,效果比起用試管做實驗好多了,值得記錄一下。

  1. 去飲水機裝一杯熱水
  2. 用滴管加 1ml 澱粉液到 2 號夾鍊袋中
  3. 將夾鍊袋放到熱水裡 5~10 秒鐘,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讓澱粉糊化,唾液比較好分解。
  4. 加一滴碘液,可以看到澱粉部份水解後還是會與碘液作用呈藍黑色。
  5. 加一口口水進夾鍊袋 (阿簡是讓學生咬棉花球,利用棉花球吸滿口水,再把棉花球放到澱粉液中,這樣比較不噁心)。
  6. 2~4 再做一遍,但這次第 05 步驟不加口水,改加清水,做對照組
  7. 讓學生拿著夾鍊袋輕輕搓揉,目的是讓手掌的溫度幫助澱粉分解酶分解。不搓揉也是可以的,但學生就沒事做,為了讓他們有事可做,搓吧。

    但也不能搓太大力:『太大力的話夾鍊袋會破,你就滿手口水嘍。』
  8. 夾鍊袋搓久一點藍黑色會稍微褪去,繼續搓應該會完全褪色,但不用搓到全褪色,意思意思搓一下就好。
  9. 5 分鐘後,加 1ml 本氏液入夾鍊袋
  10. 放入熱水中,幾秒後碘液的藍黑色褪去,祇留下本氏液的淡藍色;再過幾秒鐘,就變黃 ~ 澄。

整個實驗不斷在變顏色,學生覺得很開心,感謝阿簡一直在開發新的實驗方式。 :)

2018/10/08

細胞胞器

生物由細胞構成,那麼細胞又是由什麼組成的呢?如果我們能夠坐著多拉 A 夢的小型潛水艇進入細胞之中,映入我們眼簾的會是怎麼樣的景象?

你可能會很驚訝的發現,雖然外觀看起來不太相同,但是細胞裡面的幾個構造都與機器人的內部構造很相似,因為,細胞就是一個小型機器人,機器人該有的構造細胞一應俱全。

生物的組成層次

細胞學說指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但是細胞是如何組成生物體的呢?

有些生物,如草履蟲,就祇由一個細胞所組成,我們將其稱為單細胞生物;另一些生物如人類,則由成千上萬的細胞構成,我們稱為多細胞生物。那麼,如果我收集好幾萬隻草履蟲,把它們關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這些草履蟲會構成一隻大型草履蟲嗎?

細胞學說

1665 年,英國科學家虎克將軟木塞切成薄片,放到自己製造的顯微鏡底下觀看,結果在顯微鏡底下看到一個由小格子組成的新世界。他將這些小格子取名為細胞

在虎克發現細胞後,科學家們很努力的將各種東西放到顯微鏡下觀察,他們發現將生物切成薄片放到顯微鏡下,都能看到生物由形式不一的小構造組成。於是到了 1839 年,德國植物學家許旺、許萊登提出了細胞學說,認為細胞是構成生物及其功能的基本單位,講的白話一點,就是說生物是由細胞所構成的啦!

2018/09/28

要符合哪些條件才能算是生物?

在之前我們提到地球原始大氣再加上閃電,可以產生有機物質,這可能是生物的起源。但是,什麼是生物?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被稱為是生物呢?

一顆石頭能被稱為是生物嗎?如果不行的話,它是缺少了哪些條件才讓你覺得人類是生物而石頭不是呢?

地球形成與生物出現

現代科學家都認同宇宙起源於一場大爆炸 (這個大爆炸形成宇宙的說法在 2014 年獲得教宗方濟各的認可),在那場大爆炸之後才逐漸形成我們現今所看到的星球、宇宙。

宇宙的形成過程科學家們有共識了,但那時的宇宙,或者範圍縮小一點,最早形成的地球上面並沒有生物啊,最早的生物是怎麼來的呢?

有兩位科學家,米勒與尤瑞 (有的翻釋為尤里) 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模擬地球剛形成不久的狀態,把地球原始大氣放入玻璃瓶中再通以高壓電,結果發現玻璃瓶中出現了有機物質胺基酸,所以他們認為生物可能就是這樣從無生物演變而來的。

呃,為什麼有了胺基酸就能產生生物啊?來,我解釋給你聽。

2018/09/15

解剖顯微鏡使用

國中階段使用的顯微鏡有兩種,一種是複式顯微鏡,一種是解剖顯微鏡,兩者外形、使用方法、觀察對象都不相同。觀察時,複式顯微鏡看到的是平面畫面,而解剖顯微鏡看到的是立體畫面。

為什麼兩者成像有平面與立體的差別?待我解釋給你聽你就知道了。不過在開始解釋解剖顯微鏡之前,我要先跟你聊聊雙筒望遠鏡。

最後,我還要感謝婚禮攝影師郭哲維 (郭大爛),他在多年前製作的顛震立體圖是教立體視覺時最好用的教材。

以前教學生:『來,閉起你的右眼,你有沒有發現畫面變得比較平面?』然後學生都跟我說:『有嗎?沒感覺啊!』後來看到郭哲維的顛震立體圖,拿給學生看,馬上可以感受到立體感,真的是超好用的。

謝謝大爛!!

2018/09/13

極優生物筆記分享 II

十年前,我分享了林瑋倫的生物筆記,今天,我要分享另一位學生的筆記。

去年我在上循環系統時,我發現坐在第一排的一個小女生正在努力的畫一顆心臟,之後我就一面上課,一面看那顆心臟長得如何了。想不到這小女生一面聽我上課,把我上課的內容寫下來,還順便把那顆心臟畫好了,我整個受到震驚。

瑋倫的筆記很厲害,不過他在學校聽課時寫的筆記其實是很亂的,他是回家花時間慢慢重新整理過一次,才有那麼棒的筆記;現在在我眼前的這個小女生,一面聽課一面就把筆記寫好了,這也太可怕。

如果你有聽過我的生物教學影片,我上課時的速度就跟影片一樣,可能還比影片快一點,她竟然能寫的鉅細靡遺,身為老師的我遠遠不及啊!所以我下課時馬上問她:『紫韓,請問一下,明年我們完整上完一年的生物課後,妳能不能把整年的筆記借我掃瞄、分享給其他人』?她毫不猶豫,立即答應了。

隔天她跟我說:『老師,我媽媽說如果要讓你掃瞄分享的話,我就要更努力地把筆記寫好,而且要整理整齊,這樣老師你才方便分享,所以我今後會更努力寫筆記的。』

我聽到時覺得很不好意思,讓她承擔額外的壓力了:『不要有壓力、不要太累喔,妳盡力就好了』。

這學期的開學日,升上國二的紫韓拿著她的筆記到我的辦公室找我:『老師,這是我去年的生物筆記。』非常謝謝她不但願意把自己辛勞的成果與他人分享,還專程拿來我的辦公室給我。能夠教到這麼優秀的學生實在是我的福氣!

底下是臺中市立東山高中國中部二年級詹紫韓同學在國一生物課時寫的筆記,請參考。對了,你也可以配合我的生物教學影片一起使用。

紫韓筆記完整掃描檔由此去。

20180911 紫韓筆記

2018/09/07

科學方法示例:記錄片《我心有著山椒魚》

這個影片是國中生物上學期第一章《科學方法》可以用的影片!

研究者要上山研究山椒魚時,並不是上山去隨意抓幾隻山椒魚就好,上山前必須先擬定假說,這樣上山才知道要收集什麼樣的資料。本次實驗者提出的假說是:『台灣山椒魚的祖先可能從大甲溪進來。』

依據前面提出的假說,設計實驗以驗證假說:『取得不同水系的台灣山椒魚基因序列,從彼此間的遺傳關係推測播遷的路徑與演化歷程。』

這個影片完整的跑了一次科學方法,所以是國中生物上學期第一章很好的範例。

2018.09.11 補註:影片上傳單位設定播放時間祇到 2018.09.10,所以現在影片無法觀看了。祇能希望新北市政府再重新開放影片,這麼好的影片祇能觀看幾天實在太可惜了。

2018/08/22

複式顯微鏡使用

國高中的生物課程裡最常使用的儀器就是複式顯微鏡了,不過複式顯微鏡對大部份學生來說都不太容易,在實驗室實際操作複式顯微鏡時,一開始是讓學生去觀察縫衣線,但多數學生都找不到目標物,更別提要觀察,所以值得我們好好談一談這個複式顯微鏡,至少要讓你找得到要觀察的目標嘛。

要用複式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你要先確認光線充足 (但也不能太亮)、選對鏡頭、玻片標本有對準鏡頭,再使用適當的調節輪調一下焦距就好了,一點都不難。下次去實驗室就可以好好享受使用顯微鏡的樂趣了! :)

學習的方法

在生物課我會利用顯微鏡來講學習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在任何科目的學習都有用,甚至高中、大學的學習也就這些方法而已。

通常講到這邊已經開學兩個星期了,有些速度快一點的老師第一章都快上完了,但是我的班還在講這些畫重點的方法、學習的方法,學生都會問:『老師,我們什麼時候才要開始上課?』

不用擔心,掌握方法之後你們很快就可以追上其他同學了。 :)

2018/08/16

實驗組與對照組

你喜歡吃牛排嗎?我還滿喜歡吃牛排的,所以會自己買牛肉回來煎。第一次煎的時候我是上網查資料,依樣畫葫蘆;久了之後就想自己試試其他的煎法會不會比網路上教的方法好吃?

但是我怎麼知道自己煎的方法有沒有比較好?我該怎麼樣才能確定新的煎法有比較好?嘿,科學家做實驗的方法這時候就用得上了唷!

2018/08/12

科學方法

國中生物第一章第一節標題是科學方法,講到科學家會用一連串的方法來進行研究,很多學生覺得:『我又不當科學家,為什麼要學這個?』

其實科學方法不是祇有科學家能用,一般人也都用得到。你或許覺得這話根本是亂講,完全是在打高空、講好聽話而已。那要不然我們找個跟科學家比較不是那麼直接相關的人來證明好了,要找誰呢?嗯,就找看過最多死人的小學生高中生,柯南來做例子好了,他就用得到這些科學方法。

怎麼樣?看過柯南的說明後,可以瞭解科學方法並不是祇有科學家可以用的了吧?而且,當你看完柯南的說明之後,你也把科學方法的這七個步驟給記起來了,就算老師要考你填充題都不用擔心,有沒有很棒? :)

2018/08/11

如何畫重點

在期中考前很多學生都會很緊張:『這次考試的重點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要知道考試的大方向是很簡單的,你祇需打開目錄頁看一看就知道有哪些重點了,還花不到你 10 秒鐘的時間。

你不信嗎?我在影片中引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例子,你可以利用這個例子試試目錄的威力。你也可以對照一下網路上其他老師幫忙抓的重點方向是不是就剛好是目錄的內容?

好,那除了目錄之外還有哪些重點呢?

自然科 & 社會科的重點其實都清楚明瞭,出版社都已經幫忙標好了,祇要抓到出版社幫忙標記好的這些重點其實就已經差不多了。

到這邊重點可能是抓到了,但是不能理解這些重點的關係,那就要聽老師講解嘍! :)

2018/08/08

如何與全身癱瘓祇剩一眼可眨的人溝通?

讓我們想像一個情境:你最好的朋友因為車禍而癱瘓了,雖然意識完全清楚,聽得到也看得到,但是全身上下祇剩下一隻眼睛的眼皮還能依照自己的自主意識來動作,雖說是能夠動作,但其實也就是能夠勉強眨一下眼睛而已,身為他最好的朋友,你要怎麼跟他溝通?

兩個人要溝通一般就是經過聽說讀寫這些方法來進行,你的朋友癱瘓了,但是聽與讀不成問題,我們可以順利的將訊息傳遞給他;問題在於他無法寫,也無法說,那麼他要怎麼把他的想法讓我們知道?

利用眨眼傳遞訊息

啊,你想到這位好朋友的英文程度很好,他還沒車禍前可以用流利的英文跟外國人聊天,所以你可以教他摩斯電碼,讓他用眨眼的方式英文字母,再慢慢幫他拼成英文單句,進而成為句子。比方說眼睛快眨一下 (記為.) 後跟隨著長閉一秒 (記為 ─ )為 A;─...為 B;─.─.為 C,讓他用眨眼的方式打電報與他人溝通。

不過你馬上否決掉這個想法,因為這位朋友雖然能眨眼,但眨起來也不是那麼順暢,很難區分他到底是眨.還是 ─,而且他的動作也沒辦法那麼連貫,所以這方法不適合他。

要不然找個人從 ABC 開始,依照英文字母順序往下唸,如果唸到他想要的字母就眨一下眼睛,然後唸字母的人再從 ABC 開始往下依序唸,不斷重覆這個過程,隨著字母一個一個拼接起來,我們就能與朋友溝通了。

上述的方法還真的有人用過,《潛水鐘與蝴蝶》的作者 Jean-Dominique Bauby 有天醒來發現自己雖然聽得到也看得到,但全身都無法動作,祇剩一眼可眨眼,他就靠著眨眼睛讓朋友幫他記錄下訊息的方式寫出了《潛水鐘與蝴蝶》這本書。

當然,找個人每次都從 ABC 開始往下唸這樣可以進行溝通,但是效率很差,最慘的情況下要唸到第 26 個字母才是正確答案,有沒有改進的方法?

2018/08/02

科學方法 -- 何謂科學?

要我來說的話,我會認為國中生物最重要的兩個章節分別是上學期第一章的科學方法,以及下學期最後一章的環境保護,這兩章都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不過要提到科學方法之前,我們要先瞭解什麼是科學。

過年時穿著紅色內褲打牌算不算科學?嗯,應該不算吧?好,那究竟什麼是科學呢?

2018/07/30

Arduino 無線電子鎖

昨天忽然想到,祇要利用 Arduino + 藍芽模組 + 馬達 + 齒輪 + 門閂就可以做一個簡易型的無線電子鎖了。

Arduino 無線電子鎖 圖、Arduino 無線電子鎖

利用這個電子鎖,門上連鑰匙孔都不需要,出門時用手機藍芽連上 Arduino,控制馬達將門閂帶上;回家時也是藍芽連上 Arduino 將門打開。小偷來到家門外,看到大門上連個鑰匙孔都沒有,完全不知道該怎麼下手,所以一開始想到時覺得這好像是個不錯的設計。

2018/07/28

人人寫程式是為補習班鋪路嗎?

教育部說 5 年內半數大學生需修過程式設計,想當然又引發不少爭論,很多人覺得文組學程式幹嘛啊?該不會是要為補習班鋪路吧?屆時滿街都是程式設計補習班,一堆在學校要被當掉的人趕快到補習班惡補以求期末不要被當。

是不是要為補習班鋪路我們暫且不論,但寫程式能夠大幅減少重覆的人工,其實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以現在來說,學個 python 寫爬蟲抓資料應該是每個科系都用的到的技能,老貓在《文科生需要會寫程式嗎?》這篇文章裡也提到中文系的學生學會程式後,更容易去古文典籍裡面撈資料,所以我覺得讓所有人學寫程式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Coding 程式設計 圖、Coding 程式設計

但要怎麼對文組學生教程式設計呢?非資工科系的學生需要的應該是像《氣餒止步!該怎樣教文組的人寫程式?》這篇文章裡面提到以實務為主的程式教學。但是說真的,師資很難找,因為那是許多新聞界先行者嘗試許久之後才發現的實用路徑。

現在台灣有太多科系自己還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程式教育,祇能請外系教授從 Hello World 開始教,但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完全不知道學完程式語言能做什麼?要怎麼應用在工作上?

在教程式語言之前,各科系可能要統計一下系友畢業後的出路,他們有哪些會耗費大量人工的工作是可以利用程式來取代的,再回推回來看看大學時期需要教什麼程式設計。

這些需求可能各個科系不同,但這才會是對文組學生真正有幫助的方式。

2018/07/08

1A2B 猜數字遊戲

我很喜歡 1A2B 這個遊戲,想要寫一個小程式讓電腦出題,平常無聊時就可以猜電腦出的數字。

1A2B 遊戲規則

1A2B 這個遊戲在國外叫 mastermind 或 cows and bulls,玩法是選個 4 位數的數字,這 4 位數中的數字不能重覆,比方說 1231 這樣是不行的,因為 1 重覆使用了。另外,我自己玩的時候最高位數不能為 0,比方說 0123 這樣是不行的,但我看其他人在玩的時候最高位數還是可以為 0。

假設我選的數字是 1234,對手猜 9801,那對手猜中 1 這個數字,但是位子不對,這樣的情況稱為 B。因為對手沒有猜中其他數字,所以總計起來就是 1 個 B 而已,所以我會回報對手 『0A1B』,告訴他:『你猜中了一個數字,但這數字不在正確的位子上。』

如果對手猜 1987,那麼 1 被它猜中了,而且位子也在正確的地方,這樣的情況稱為 A, 因為對手沒有猜中其他數字,所以總計起來就是 1 個 A 而已,所以我會回報 『1A0B』,告訴他:『你猜中了一個數字,而且這數字在正確的位子。』

下次對手猜 4201,4 這個數字猜中了,但位子不對,1 個 B;2 這個數字猜中了,而且位子也正確,1 個 A;1 這個數字猜中了,但位子不對,1 個 B,總計就是 1 個 A 還有 2 個 B,所以我回報給對手:『1A2B』,遊戲的目標就是要達到 4A -- 4 位數都猜中,而且數字都在正確的位置上。

2018/06/25

生物放大作用與環境污染

生物課本中對環境污染講的並不多,以我們學校今年選用的版本來說,才講了 12 行,看起來好像不太重要,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不然,優養化造成的藻類增生在你家旁邊的水溝就看得到;重金屬污染的鎘米說不定你也吃過。

但這會有什麼影響嗎?當然,如果你祇吃到一點點鎘米可能影響不大,但如果沒有警覺多吃了點,那就影響大了!!

五界分類與病毒

科學家將生物分為五大類,也就是五個界,分別是原核、原生、菌物、植物與動物。原核生物是最簡單、最原始的生物,包含了細菌與藍菌。咦?那病毒呢?

病毒不是生物喔!

2018/06/11

心理測驗與檢索表

有沒有做過網路、報章雜誌上面的心理測驗?沒有的話就來做兩個試試,看看你是什麼樣的人?做完心理測驗,我們可以想想看這跟生物課有什麼關係?

生物的學名

如果各種生物都沒有名字,人們彼此溝通時會有一些困難;但是,如果同一種生物有太多名字,這也是一個困擾。所以,瑞典科學家林奈想了一個辦法,幫生物取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稱為『學名』。

2018/06/09

生物的分類

生物的種類非常多,為了能清楚表示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係遠近,科學家使用界門綱目科屬種七個分類階層將生物依親疏遠近進行分類。課本講到分類階層,都會有一張圖,從上到下寫著界門綱目科屬種,看起來很清楚,但學生其實很難理解那到底在畫什麼。

最容易理解的還是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著手,所以我用衣櫃來解釋分類階層。

2018/06/01

生物演化史 02 -- 中生代與新生代

生物演化史 01 -- 前寒武紀與古生代

化石 02 -- 研究化石可知道哪些事?

化石 01 -- 化石的形成與種類

演化學說 03 -- 天擇與人擇的差別

演化學說 02 -- 用進廢退與天擇說

演化學說 01 -- 神創論

生物科技 03 -- 複製生物與科技倫理

生物科技 02 -- 基因指紋分析

生物科技 01 -- 基因轉殖

突變 05 -- 遺傳諮詢與 AIDS 愛滋病

突變 04 -- 性聯遺傳

突變 03 -- 會遺傳的突變

2018/05/30

寒暑假給學生的書單

上次有個家長問說看完金庸的國中生還可以看什麼書?我建議了:

  1. 獸醫吉米.哈利影響我一生的大地系列:《大地之歌》、《大地之頌》、《大地之愛》、《大地之戀》、《大地之聲》(已缺貨,至圖書館找找)
  2. 弗蘭克·赫伯特《沙丘魔堡》系列(已絕版,至圖書館找找)
  3. 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已絕版,至圖書館找找)
  4. 以撒·艾西莫夫《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

2018/05/28

如何讀好生物這一科

前幾天因為介紹了一些書籍,有家長私下問我自然要怎麼唸才好,有沒有什麼建議的自學步驟或資訊?

我自己是生物教師,所以理化部份就讓其他教師來分享吧,我先講生物的部份。說真的,現在的國中生物真的是難得非常誇張,如果您唸的不是自然組,就算您有碩士學位都不見得能看懂國中生物課本。

此話絕非誇大。

我有位師大畢業在學校教公民的同事,有一年帶體育班時想幫體育班的學生額外加強生物科 (因為體育班的生物課比其他班少一節),隔天他就放棄了:

『Yukie 老師,我好歹也是碩士畢業,但我完全看不懂你們的生物課本在寫什麼!難怪很多學生在生物這一科都考不好,真的不是學生的錯,連我碩士畢業了都看不懂課本在寫什麼。』

那學生生物讀不好不就沒望了嗎?

2018/05/27

學習的方法:整理與比較

學生問我學習方法,我覺得她很認真,但是比較少將習得的知識做比較,『比較』的過程我們將知識進行加工、編碼,經過編碼後的內容比較容易進入長期記憶區。

比較的方法,一開始當然是正經八百的比較,比方說:

  1. 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比較?各有什麼優缺點?兩者有何相似性?有何相異處?
  2. 中法戰爭與甲午戰爭有何異同?各造成什麼影響?
  3. 田園詩人陶淵明與孟浩然的比較?
  4. 布魯姆(Bloom) 認知階層新版與舊版的比較?

正經的比較完,就可以玩點不同的花樣。

2018/05/24

生物考不好需要補習嗎?

在網路家長群組中有一類不變的話題就是:『我的孩子需要補習嗎?』,常常可以看到家長們詢問:『我的孩子生物都考不好,是不是該送他去補習?』『哪家英文數學補習班比較好?』這一類的話題。

其實,不祇是生物這一科,每一科都一樣,除非孩子原本成績就有 90 分以上,否則真的不用補習。

學校老師為了顧及全班的平均水準,教的會比較慢;補習班老師時間比較少,會教的比較快,而且為了與學校老師有區別,一般都會教一些搶分的招式。

對於原本就 90 分以上的學生,他們的本來就已經很認真,再去補習班學這些搶分的方式,對成績是有幫助的;而且這些學生有根基,學習方式紮實,學點撇步並不會影響他們原本的學習習慣。

但如果是一開始成績就不好的同學,學了搶分的方式後,就會覺得學校老師教的太慢、太無趣:『學校老師有夠笨的啦,還要這樣一步一步慢慢解題,我們補習班老師教的祇要一步驟就解出來了,哪還需要慢慢解?』

結果就造成孩子在學校不想上課,發呆、跟旁邊同學聊天、睡覺,他們所抱持的理由就是:『學校老師教得太慢了啊,好無聊。而且反正我晚上還會再聽一次啊,白天幹嘛聽?』

然而,一旦白天養成不上課的習慣後,其實在補習班也會漸漸不上課。所以很多學生剛去補習的時候成績是往上升沒錯,但過一陣子就又掉下來了,而且比沒有補習以前的分數還低。

到了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家長問:『我的孩子都有去補習啊,但是為什麼越補越大洞?

2018/04/30

執行 env python 卻顯示找不到檔案

修課的關係想說安裝個 Ubuntu 的虛擬機來練習 python,因為很不喜歡 vim 的編輯方式,所以開共享資料夾,在 Windows 端用習慣的編輯軟體編好檔案後存在共享資料夾內,再進入 Ubuntu 虛擬機中執行程式。

想像的很美好,但是事情並不太順利,老是出現找不到檔案的訊息:

#!/usr/bin/env: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r': command not found

Oh No~~怎麼會這樣?明明檔案都在啊!!但是系統就是一直說找不到檔案。但是在命令列中輸入這行指令就能順利執行……

想了很久,想到一個可能性:『檔案是在 Windows 編輯的,換行字元格式不同,Linux 無法辨識吧?』

2018/04/14

驚覺演算法真的很重要

我現在正在中興大學修資訊第二專長,這學期修 Algorithms (演算法) 這門課,每個星期的作業量好多,而且幾乎都是數學證明,讓我這數學不好的人感到這門課實在有點難熬。

前幾天跟資工所畢業,現在在業界當工程師的好友 CSC 聊天,我說老師們很需要一個自動排座位的軟體,因為排座位實在很費工夫。

CSC:『咦?不是有很多人用 Excel 寫好這類的程式了嗎?我這邊就有一些啊。』

『那個是用亂數排的,根本不合用。在教室中,有些學生彼此不對頭,不能把他們放在附近;有些又感情太好,放在一起一定講話講個沒完。所以亂數排的座位表完全不能用。』

2018/04/09

突變 02 -- 自然突變與人為突變

莫根為了提昇果蠅突變的機率而做了許多嘗試,後來發現確實有一些人為的方式能提昇突變的機會。這些人為提昇突變機率的方法可以分為化學方式與物理方式這兩大類,後人發現病毒也可以造成突變,所以就有了三種人為提昇突變的方法。

講到這邊你一定會有疑問:『化學方式?物理方式?那是什麼?有什麼差別嗎?』

嗯,因為國一還沒教過物理和化學,所以你很難體會這到底有什麼差異,不過不用擔心,你可以這麼想:『所謂的化學因素就是吃的、抹的,祇要是吃進去,或是抹在身上會造成突變的,都是化學因素,比方說殺蟲劑就是。。』

突變 01 -- 莫根 (Thomas H. Morgan) 與他的果蠅

在孟德爾的遺傳定律被後代科學家重新發現後,越來越多科學家進行遺傳的實驗。其中一位年輕的科學家叫莫根 (Thomas H. Morgan),他利用果蠅做遺傳實驗,還發現紅色眼睛的果蠅可以生出白色眼睛的後代,後來發現原來是控制眼睛顏色的基因發生了改變,他稱這種基因的改變為突變。

2018/03/15

減數分裂 03 -- 頭腳細胞的 DNA 是否相同?

如果你問你的朋友:『頭皮細胞的 DNA 與腳皮細胞的 DNA 是否一樣?為什麼?』你可能會聽到很多答案,從『當然是一樣的啊!』到『當然不同啊!』,到『不一定吧?』這些答案都有,再繼續追問:『為什麼一樣?(或是為什麼不一樣?)』可能就回答不出來了。

那麼答案到底是什麼呢?頭皮細胞的 DNA 與腳皮細胞的 DNA 究竟相不相同?這其實你可以從之前學過的知識來判斷。如果你判斷不出來,那麼我給你一個小提示:『我們都是由受精卵演變而來的。』

減數分裂 02 -- 減數分裂的過程

減數分裂可以讓子代染色體數目與親代相同,具有維持子代染色體數目不變的重要功能,但是它是怎麼進行的呢?在顯微鏡下看到一個細胞正在進行分裂時,如何區分這個細胞是在進行細胞分裂或是減數分裂呢?

其實減數分裂的過程並不繁複,與細胞分裂的區別也很明顯,祇要抓到幾個重要關鍵你就不會弄錯了,詳細說明請見影片。

2018/02/28

減數分裂 01 -- 一條與一套染色體

生物以減數分裂產生生殖細胞,而生殖細胞擁有單套染色體 (N)……

『等等,等等,老師,你在唸咒語嗎?什麼是單套染色體?』

嗯,如果你覺得單套染色體 (N) 這個概念非常困擾你,讓你學習減數分裂這個小節充滿困難,那麼就來聽聽我的解釋吧!

2018/02/27

細胞分裂 04 -- 細胞分裂的過程

前幾次的影片我們提到細胞要分裂前它必須長大,要不然會越裂越小;還有,它也必須先將染色體準備好,這樣子細胞才能有 DNA 指令指導未來活動。

好,那細胞辛苦的長大 & 複製好染色體之後,它是怎麼分裂開來?怎麼把複製的染色體平分給兩個新細胞的呢?要知道這個答案,請參考這次的影片喔!

對了,在開始看影片之前你已經知道有細胞分裂這件事了,但是有沒有反過來的過程?也就是說,有沒有兩個細胞融合成為一個細胞的過程呢?你可以先想一想再看影片,看看你想的答案與我的答案是不是一樣?! :)

2018/02/23

細胞分裂 03 -- 染色體形成

前兩回的影片中,我們多次提到 DNA & 染色體,而且詳細的說明了 DNA,卻一直沒有好好的解釋染色體。為什麼有時候細胞裡面的是 DNA,有時候卻又變成染色體?染色體到底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嗯,別緊張,這次我們就來好好說明一下什麼是染色體嘍! :)

2018/02/01

細胞分裂 02 -- DNA 如何塞入細胞核中

DNA 是細胞機器人的指令集,可以用來指示細胞合成細胞所需要的蛋白質。但是人類的 DNA 近 2 公尺長,這麼長的 DNA 是怎麼塞進小小的細胞核的呢?生物課本裡不斷提到的 DNA、基因、染色體 這三者間又有什麼樣的關聯性呢?聽完這集解說,你就知道了! :)

弄懂基因、染色體、DNA 這三者間的關聯性除了考試可以得分外,聽電視新聞,看《侏儸紀公園》、《GATTACA》這些經典電影都不再有疑惑,可以有更深的體會唷! :)

2018/01/30

細胞分裂 01 -- DNA 的重要性

國中一年級生物這門課,上學期說的是生物如何存活下來。生物由細胞組成,為了存活下來,這些生物要想辦法獲得養分、要將養分輸送到全身、要能針對環境的改變做出反應,最後還要能維持身體內部環境的穩定。所以我們上學期談到營養、循環、刺激與反應,最後是身體恆定性。

經過各種努力生物總算活下來了,但是生命終究有終結,所以要想辦法生育下一代,將基因傳遞下去,這就是下學期的重點。下學期會談到生殖、遺傳、演化、生物分類、生態系,其實都是從生殖一路衍生出來的議題。

所有的生物要生殖都離不開細胞分裂,甚至許多單細胞生物僅僅靠著細胞分裂就能完成生殖的過程,所以我們要先瞭解細胞分裂是什麼?它有哪些過程?我們會用三次的影片講完細胞分裂,這是第一集。 :)

2018/01/07

第六章 生物的恆定性教學影片

今天喉嚨發炎去看醫生,但是想說期末考要到了,可能很多學生想要趕快複習生物這一科,所以趁下午有空,拼著把第六章生物恆定性的影片錄完了,不過越錄聲音越沙啞就是了。沒辦法,我的呼吸道極度脆弱,請忽略那難聽的聲音吧……Orz

第六章 生物的恆定性

另開視窗:生物的恆定性